? 古代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2025-04-02 21:33: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古代人过七夕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回答2: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这天有着非常多的风俗,古人会举行拜七姐、祈福许愿、坐看牵牛织女星、斗巧、种生求子、储七夕水、洗发、染指甲等等活动。如今七夕节被赋予中国情人节的含义,节日当天是很多情侣约会的日子。
古人是怎样过七夕节的
1、拜七姐
在我国古代,人们会在七月初七这天举行七娘会,传说七姐是天上编织云彩的纺织业者,也是情侣、妇女的保护神。少女们会在这天梳妆打扮,点上香烛,祭拜七姐。
2、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节这天,古人们也会聚集在一起赏月、看牵牛织女星,一起探讨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少女们聊一聊自己心中喜欢的对象,气氛非常融洽。
3、种生求子
在中国汉族的节日习俗中,七夕节这天有着种生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播种下粟米的种子,让其长出绿油油的嫩芽,然后用彩线将其扎起来,作为得子得福的象征,表达求子的愿望。
4、洗发
在一些地区,年轻的姑娘们会在七夕节这天用树的浆液兑水洗头发,据说可以让女性更加年轻美丽,并且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七夕这天的水被称为生水,女性这天洗发可以得到织女神的庇佑。

回答3:

古代人过七夕就是乞巧,乞求自己能找个如意郎君。

回答4:

七夕古时又称乞巧节!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