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先告状的同义词

2025-04-14 23:47: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恶人先告状同义词:倒打一耙;反咬一口。

恶人先告状 [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解释: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一、倒打一耙 [dào dǎ yī pá]

解释:比喻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责对方。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二、反咬一口 [fǎn yǎo yī kǒu]

解释: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扩展资料:

反义词: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解释: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怎样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回答2:

道听途说、众口铄金、无中生有、以讹传讹、三人成虎
一、道听途说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道听途说,不道德需要抛弃的。
二、众口铄金
【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译文】:众志成城,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
三、无中生有
【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自】:《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道"作为根源。无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
四、以讹传讹
【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自】: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译文】:世上相传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在这里,所以名采石,由于谣传谣。
五、三人成虎
【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译文】:那集市上没有老虎聪明了,然而,三个人说就成了虎。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回答3:

1、恶人先告状的同义词:
倒打一耙——比喻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责对方。
反咬一口——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
遮人耳目——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先我着鞭——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2、恶人先告状的意思: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