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对于文学论文涉嫌抄袭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采用文章发表的标准,即“连续100字雷同,则为抄袭”。
但为规避抄袭行为,部分高校针对本校师生制定了校内学术行为规范。但标准不一致。比如,在“抄多少才算抄袭”这个问题上,有的规定“一篇论文中1/4内容与人雷同,即构成抄袭”,而有的规定“1/3雷同为抄袭”。
扩展资料
在确认抄袭行为中,往往需要与形式上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
(1)抄袭与利用著作权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观点。一般的说,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不能认为是抄袭。
(2)抄袭与利用他人作品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各国著作权法对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护,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是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观事实、历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认定为抄袭。
(3)抄袭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利用他人作品的法律上的依据,一般由各国著作权法自行规定其范围。凡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的,一般构成侵权,但并不一定是抄袭。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论文1000字与文献雷同 副教授算不算抄袭引争论
如果两篇论文的结构相似,内容也相似,那么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抄袭。
判断抄袭的关键在于是否使用了别人的研究成果、思想、数据等,且未注明出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他人的论文结构,而没有使用其研究成果、思想、数据等,那么可能就不会被认定为抄袭。另外,有些学科领域的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在论文中引用相关研究,并注明出处。如果两篇论文都遵循了这一规范,那么即使它们的结构和内容相似,也不能被认定为抄袭。
现在判定内容是否抄袭的直接方法就是进行论文查重,能准确检测出是否存在抄袭。
结构相似,内容相似,还不算抄袭?改下关键词也掩盖不了两者相似的事实。
老师看论文都是用百度加中国知网再加几个引擎一同搜索,基本上一篇论文引用了多少、从哪里引用的这些都能知道,更别说你和别人的相似度如此之高。
超过35%的引用就有抄袭的嫌疑了,论文会被退回;超过50%你就不用交了。
其中引用了一些概念和法律条文跟该原文非常相似,这就是抄袭啊!如果你引用别人的结构,内容比原来的更有创意,那就不算了。老师说过,如果在一篇论文里找到两个以上的句子就构成抄袭了,学位就可以给你取消了!你掂量着办吧!能自己写还是自己写,总比抄袭强,我感觉。抄袭还是要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