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侧壁的压力。血压分为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称为“脉压差”。例如,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脉压差则为40毫米汞柱。通常,人们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注意血压的高低,很少关心脉压差的大小,殊不知脉压差的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2.67~8.0Kpa),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为过小。造成脉压差过大的原因主要有:(1)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壁弹性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2)长期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3)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严重贫血。
脉压差过小多见于高血压早期病人。由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全身体表小血管痉挛,以致收缩压不高,舒张压相对增高,脉压差变小。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大动脉硬化程度加重,收缩逐步升高,舒张压控制不理想,最后会形成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的所谓经典型高血压。经典型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脉压差较大应考虑为动脉硬化。
但看你提供的血压值好像是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的,那就得考虑测量的准确度。一是要静坐5分钟以上再测量;二是要使血压计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的高度;三是测量时被测量者手指不得活动、手臂和身体不得移动、不得说话;四就是改用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验证。
另外,关于控制血压问题,你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应该服药时,测量一下药前血压,这时药效最低,血压最高;如此时血压仍然正常(120/80mmHg),说明药量正合适;如仍高于正常,说明药量不足,需增加药量。再就是注意服药时间,不得随意的减少服药次数。需增减药量是要在医生指导下实施,如自行调整时,只能增减一种药物的1/4片,调整服用9次以后,再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再次调整,可每服用9次后调整一次。
如确属脉压差过大,就应该注意控制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围,每天食用油应少于30克,鸡蛋不得超过一个,肉禽鱼虾类不得超过150克。同时,口服“普罗布考”,每次0.5克,日2次,以控制、延缓和消除动脉硬化。
血压113/57,血压低了。降压药应进一步减量。从高血压变成低血压就会头晕。
压差大要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