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是如何重新统一的?

2025-04-13 20:23: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逼迫周静帝退位,自己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隋也是个短命的王朝,仅存在38年,传2帝,文帝开国,炀帝亡国,一治一乱。公元589年,隋灭陈朝,重新统一了全国,疆域东、南到海,西到新疆东部,西南达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

隋朝虽然短命,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重要的王朝,所做的几件大事对后世影响颇大。隋建立后,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是宰相;在地方,把原来的州、郡、县变为州县两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用人制度上,隋朝废弃了魏晋以来按照门第高低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推选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士族大地主的特权,为庶族地主参政扦辟了道路。隋朝创设的这些政治制度被后代王朝沿用下来。经济上,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让无地或少地农民获得一部分土地,轻徭薄赋,这些都有利于发展生产。

从公元605年到610年,随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便利了南北的交通运输和经济交流。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继位。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时,四处巡游,大兴土木,频繁对外用兵,加之开凿大运河,动用民工数百万,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广大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农民无以为生,只得起义。公元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在王薄领导下,发动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