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确有较大的改观,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新教材都着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比如,新教材在主要单元或重要课题的内容展开前,设计有“主题图”,图中提供了许多相关的问题信息。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图,创设一系列的学习情境,形成“情境链”,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激活已有的经验,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从而形成“问题串”。
从教材所选取的素材看,都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而且比较贴近儿童的生活;从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看,都选用了一些卡通形象,图文并茂,直观生动,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同时,新教材都注意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空间。
一是新教材留有“空白”,也为学生留下探究空间
原来的小学数学教材,例题多,步子小,一些优秀教师由此形成了这样的教学经验:“新课不新,旧课不旧”。意思是说,新授内容,在前面的教学中已有大量的铺垫,一旦由旧引新,就水到渠成了。而练习课与复习课,则逐步加深,逐步拓宽,温故知新,有的教师还总结为“加一点”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对于教师把握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逐渐拓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新教师尽快熟悉、把握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这样的经验与相应的教学处理,其长处是,有利于新知识的接纳,教学坡度小,便于教,也便于学。但不足之处就在于,学生的探究余地有限,课堂教学常常落入教师精心预设的轨道。
新教材为了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给学生创设个性化学习的条件,相对而言,例题更少了,步子迈大了。一些学习课题的内涵容量,就不再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加一点”。因此,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加大了。最典型的如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教材提供的情境图,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形成多侧面的或者递进的问题串。这样,一堂课所解决的,就不再是过去的某一类型的应用问题了。由此形成的连锁反应,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随机生成机会的增多。必然地对教师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
二是新教材不再出现复习、铺垫的内容,往往直接呈现情境图
新课前设置复习、准备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二是为新课作好铺垫或者分散新授的难点。前者,只要有必要,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后者,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常有铺垫暗示过度,或者人为地设置了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有时学生无需探究,只要稍加尝试、独立思考,就得出结论了。这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显然不利。但又应当承认,这种铺垫技术中有很多合理成分。比如,教学循环小数前,很多教师习惯于先以学生熟知的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实例,让学生感知“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周期现象,以此作为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有了这一铺垫,本来很抽象的关于循环小数的描述,通过学生自发的类比,就大大降低了接受和理解的难度。
诸如此类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教材提供了当然好,教材不提供,教师可以自行设计。用目前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改期望每个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教材作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再加工,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与课改前比就是删掉了一些东西 课本缩减了 与去年相比 没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