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礼记 · 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思:学生一般有四种原因导致了学习的失败,这是教师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人学得不好就是因为贪多,学习的内容过于繁杂;有的人学不好就是因为读书太少,知识面过于狭窄;有的人学得不好就是因为学习不够专注,不断地变换学习内容,对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有的人学得不好则是因为学习不能持久,浅尝辄止,满足现状而不求上进。
这段话的要点是:
1、教师要熟知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特点,并据其教学。
2、纠正学生不足要着重发挥学生的优点和擅长。
其中你所问的问题”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直接可理解为:一是学习贪多,消化不了;二是学得太少,不够消化;三是光靠向老师请教,自己不动脑;四是自己独自思考而不向别人提出疑问。
人们做学问,有的失误在贪多嚼不烂上,有的失误在知识太少上,有的失误在所学的东西太容易上,有的失误在浅尝辄止上。
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
在学习中,有的失之于贪多,有的失之于过少,有的失之于把学习看得很容易,有的失之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