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置于人的本能范围内,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括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这就是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最主要弊病之一。但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异常并不都是由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而引起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同样也能造成异常心理,从而使心理学家们从研究生理过程本身转向研究异常行为表现的动力和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我们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
人格,是人的内部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外化,是人在处理和应付各种外界矛盾时表现的人的素质、能力和性格的基本特征。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儿童时期的人格教育对将来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即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重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儿童生物需要的满足与挫折上,这些需要的适当满足会促成人格顺利发展,而过分的放任和挫折都会使儿童固定在某一阶段并产生人格的损害。在儿童期,伊底、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的教养状况和抚养者、教育者的态度.同情支持、爱护关心和通情达理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善于处理相互冲突的欲望、动机,很少运用破坏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采用惩罚、过分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的子女就可能过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容易产生心理失调。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我们认为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有资料表明,儿童精神症状如遗尿、厌食等神经功能障碍;情绪易变、恐惧、怯生等情绪障碍;咬指甲、扯头发等不良习惯;攻击性、破坏性等行为问题不同程度地与家庭初始的养育环境有直接关系。调查还发现,社会心理发育偏离的儿童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家庭气氛有关。因此,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
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一是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家庭建立后的最初几年中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在儿童早期,若由于各种原因,使儿童感情上疏远了父母,其结果会使其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为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为此,父母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二是改善教养人的人格品质。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教育者作系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和机体其他部位的高速运转,心理上常会产生沉重感、压力感、失落感、抑郁感和情绪渡动,这种状况必然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子女,例如,与子女的交往减,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对子女教养态度粗暴、方式简单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为此,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消除心理紧张,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以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家长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学会对事待人宽容随和,不过于计较,不动辄产生情绪波动,善于面对现实而不急于求成和好高鹜远,善于从逆境或挫折中自我解脱,能幽默处世等等,都有益于将人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途径。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的心理
措施和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体经常会体验到
挫折,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忍受挫折并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在经受
挫折时,个体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
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
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为防卫性行
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降低和解除焦虑的非理性方式,它们是潜意识的,个体经常
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的,而它们常常篡改或歪曲了现实。例如,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压抑是最
基本的防御机制 它将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阻断在意识域之外。弗洛伊德认
为,个体将痛苦经验的记忆或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予以压抑,但是它们并投有消失,而只是由意
识的境界转人了潜意识的境界,在意识的管制下暂时潜伏,若有机会,它们仍将逸出,并影响人
的行为。而且,如果潜意识中蕴藏了过多的痛苦经验和被压抑的冲动,超过了意识管理的能力,
那么个体的人格完整就会破坏。可见,心理防御机制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能暂时地解除内心
的痛苦和不安,但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这是因为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防卫性行为都是消极的适应方式, 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自欺欺人, 而潜在的心理冲突并投有解决,它们会逐步积累,使人陷人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为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不健全的个体,容易运用不健康的防御机制,而心理
健康水平高、人格健全的个体,则多使用健康的防御机制 。何谓健康的防御机制,我们认为,
只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就是健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的适
应“。积极的适应不仅能减轻动机冲突或挫折带来的困扰和不安,还会使人达到自我完善、自我
实现的境地。积极的适应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主体正视现实,承认挫折,客观地分析产生挫折的
主客观原因, 主动调整和改善原有的行为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挫折, 或在经受挫折以后总结经验,磨炼意志,建立自信,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进一步的冲突或挫折。二是主体对环境的改造。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和改变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例如,升华作用就经常是一种积极的适应方式。当一些本能的冲动或者欲望不仅是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而且由于与社会道德规范或法律相违背, 就可以将它们加以净化和提高,使之成为某种高尚的追求以保持心理的平
衡,使受挫折的动机得以升华,使自身仍然获得成功的满足。
(三)倡导儿童游戏,重视情绪疏导
情绪,广义的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狭义的是指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内心体验,如愤怒、悲哀、恐惧等。情绪包括了人在生理和心理许多水平上的整合,它与其他心理过程有着广泛的联系。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异常的 个主要中介环节。这是因为由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而造成的各种情绪反应,可以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内的生化系统的变化,使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 它可以使人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和心理健康。相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儿童的心理体验失去平衡,还会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为此,要保护、鼓励积极情绪,疏导、消除消极情绪。
游戏是建立积极情感、调整消极情感的途径。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在幻想面纱下的真实事物,游戏能补偿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快乐。游戏又能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宣泄和抒发情感,缓解心理紧张,使儿童能克服困难,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从而能应付现实的环境。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已认同自由自愿性、兴趣性、假想性是儿童游戏的特点,游戏因其适应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 因而可使儿童感到满足和愉快,儿童在游戏中役有外在限制, 也役有严格的程序和方式, 能够身心放松, 积极活动,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的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健全的人格是在群体性的交往中形成的, 特别是在自发性的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通过游戏过程中的冲突与合作,促使儿童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问题,学会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法处理问题,这些都有益于健全人格的构建。为此, 我们要明确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儿童自主地选择游戏,决定游戏的玩法、材料、角色等,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健康的发展。
(四)构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道德观念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和环境的交往中,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 能够对正确与错误做出判别,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超我”是指一个人在成长
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理想、社会戒律和道德规范,即道德化的“自我”,它对维护儿童的心理
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发展儿童健康的“超我”,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构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是对道德准则和意义的本质特征的反映。人的道德观念, 不是头脑中自然生成的或先天固有的,人的道德观念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儿童最初的道德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成人表现的态度来领会的。如儿童把别人的玩具占为已有而得到成人的批评,于是儿童懂得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并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但是,儿童对来自于成人传授的社会规范或道德行为要求的意义,还缺乏实际体验与较深刻的认识。为此,首先教给
儿童的道德知识必须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相适应。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选用
大量的、具体的道德情景、道德行为的内容,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看图片、移情训练等生动活
泼的形式反映给儿童,讲解行为的要求及其实质含义,并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儿童逐步地在概括
多次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其次, 必须注重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
与交往。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伙伴的交往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利益” 冲突与矛盾。例如,玩具只有一个.可是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儿童一开始趋向于采取伸手去拿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往往会遭到伙伴的反抗或拒绝。于是儿童会改变策略,改用“协商”的办法,这种策略的成功率往往较高。这种实际的交往,可以帮助儿童体验与理解来自成人灌输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或道德观念。只有通过这种体验与理解,得自于外部传授式输人的规范或观念,才能真正指导儿童的实际行动,对儿童的行为发生作用。儿童就是这样在日渐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逐步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塑造。
人格心理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