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租物蔽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人闲桂花落,夜蚂神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弊州舟已过万重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秦。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邻无数沈郎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落日清江里, 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 十五即乘潮。
扩展资料
古诗词的韵律特点主要体现在诗句的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运用这些韵律特点熟记背诵古诗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背诵方法。
古诗中的诗句一般都是平仄相对的,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下句就是相对的,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对与对偶的特点使诗句读起来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的美感,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韵律特点有效地加深对这些诗记忆。
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汪差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秦。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庆汪,不教胡马度阴山。
33,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3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5,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邻无数沈郎钱困知。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0,落日清江里, 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 十五即乘潮。
古诗韵律操背诵篇目(一)
1.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公子家 唐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4.村居 唐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寄赠小樊 唐刘禹锡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简此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7.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腊答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9.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0.燕 唐 滕白 短羽新来别海阳,真珠高卷语雕梁。佳人未必全听尔,正把金针绣凤凰。
11.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轮咐慧
12.丰乐亭游春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3.画松 唐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14.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5.赐萧瑀 唐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16.白鹭 唐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17.绝句 唐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8.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0.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是这些吗???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唯侍友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谈氏天。
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指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