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管理者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做出谋划,幼儿园班级管理也必须增强现代管理意识,确立新的管理观.作为一名新型的班级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常常转换视角,处处以人为本,用最大的耐心,最深的宽容,最高的热情去帮助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是创造了一个"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学习环境,能有效地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一,以保教人员为本,自主管理
幼儿园班级里的管理者(教师和保育员)就是一个整体,相互间的尊重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
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指出: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和信息沟通是构成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参与管理"是建立在保,教人员相互间的尊重,学习,合作的基础上的.
根据新《纲要》精神,我们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在我们幼儿园里班级师资的配备是两教一保:即班主任,配班教师,保育员.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的保育员相对来说专业水平不够,因此教师对保育员既起指导作用,又是合作者.新《纲要》第四章"幼儿园的教育"中明确指出:"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在制定班级工作中我们强调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生活管理也就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生活常规时我们与保育员沟通,交流,征求她的意见之后加以实施.例如:吃饭时座位的排列,碗筷的摆放位置,毛巾的使用,睡觉时床铺的安排等.班级里三人就是一个团队,团队中的个人各具分工,各有工作重心,但同时又紧密协调.当我们制订了计划:例如本周培养小班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在交谈中保育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肥皂,在总开关处调好水流量,教师坚持每天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三位保教人员随时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教育管理论》)因此,在工作中两位教师相互学习,同时进班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又可以更有效的管理班级.在进班中我们相互观摩带班程序,了解相互的生活常规实施方法,欣赏相互间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时调整相互间的问题.
例:在集体活动之前观察主班老师是如何一下子使幼儿安静下来的 (说了些什么话,做了些什么动作,体态语是怎样的 )如何检查大班的课堂作业的 等等.
例:在大班给幼儿改作业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幼儿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等着老师检查作业,当纠正好时又得排队,给孩子等待的时间过长,那些调皮的孩子乘机溜走,由于作业完成速度不同,个别指导根本无法进行,教师的视野只停留在本子上,无法顾及其他孩子.而我在跟班中发现这位老师没出现这种情况,她神态自然的在辅导着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教室的前面坐着5位已经完成作业的幼儿,他们的手中都拿着一只红笔,正专心的检查着来到他们面前的同伴的作业本子,改的人仔细,给本子的也会死死地盯着本子,生怕有个叉.这样既培养了部分幼儿的责任心,又给了教师去辅导个别幼儿的时间.在尝试中我们两位教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予以及时调整.如必须是作业又对又快的孩子参与当小助手,小助手必须认真负责,还教会全班幼儿检查作业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互检队伍之中.
由于幼儿园的特殊性质,班级里两位教师的上班时间是一天上午进班,一天下午进班,因此两位教师交接班的谈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某某幼儿要吃药,某某幼儿什么地方受了伤,是怎样处理的,某某幼儿收来的玩具放在某处,需对某某幼儿的家长交代某些情况等等琐碎的事情.有些内容也可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接,比如春天时,幼儿易生病,班级里可准备一本幼儿用药名单,时间及剂量的册子以免药品漏吃或错吃.班级里的管理者要避免各自为政,互不联系的现象,三人思想要一致.无论工作多忙也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碰个头简单交流一下本周的工作情况及下周的工作重点,使大家心中都有数,投入到自主管理之中.
二,以幼儿为本,民主管理 ,进而发展至自主管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其《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相处.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强调教育活动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新《纲要》在其各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和组织的实施,评价等部分的表述中,非常重视幼儿自身的"体验","感受",;强调"合作","参与","探索","自主选择";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倡教师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让幼儿去"主动建构.
"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幼儿,因势利导是"以幼儿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1,运用"柔性" 策略
赞可夫说过:就教育的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柔性"策略,需要教育管理者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思想脉搏,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幼儿园的班级中所要管理的对象是一群学龄前孩子,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投入柔性管理方式.教师在班里扮演着多种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也是多方位,有别与其他类型的教师.我们是孩子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妈妈,游戏中的朋友.而贯穿始终的是做到爱孩子,尊重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做到"严而不厉","爱而不溺",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幼儿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幼儿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例如:我画了一幅漂亮的画,跳了一曲优美的舞,快速的做完孩子们认为很难的一件事时,那我就趁机表扬一下自己,我会说:老师真能干,来夸夸老师.孩子们也就会高兴的说:嘿嘿,你真棒.
学会夸奖别人的同时,我们也经常让孩子夸夸自己,夸夸同伴,比如有些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特别强,有些孩子特别有礼貌,有些孩子有了点滴进步,我们都应该及时鼓励他们,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同时懂得欣赏别人.在幼儿的年龄阶段教师的权威比父母还高.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听到孩子的家长反映当自己与教师的教养方法有点不同时,孩子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老师不是这样说的,我们老师怎样怎样.因而班级里教养人员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情感.因此在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都应慎重,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2,制定"合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