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在一个八面环山的狭长平地上,座落着一座宁静的小城镇,镇的南面有一个僻静的村庄,村庄里有一户和睦的人家,那人家中有一个爱自然的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就是我。
我爱自然,因为春天的生机盎然,因为夏天的绿意勃发,因为秋天的安宁沉静,因为冬天的万物萌生。
春天,我喜欢游逛于山林田埂,看着那树上嫩生的芽儿,忍不住凑过去闻一闻——清新便油然而生。闭上眼,聆听那远近的鸟语,那淙淙的溪流。坐下来,深呼吸,一阵清爽洋溢在心灵。站起来,狂奔一阵,用尽全力大喊几声,就像嫩芽突破表皮,花瓣胀破骨朵。这就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我的春天,我已然成为春天的一根小草,跟着万物享受春天。
夏天,我喜欢去水库边钓鱼。赤着双脚坐在树阴下,树外风和日丽,树下凉风习习,草儿抚弄我的双脚,痒痒的。放下鱼饵,把鱼竿插在一边,四周映得我好不舒服,抬头张望一番,满眼都是绿色。水光山色,回清倒影,令我心旷神怡。水面上游弋着几只野鸭,忽然天上飞过一只苍鹰,全都钻进水里去了,再一看时,已经到了那头。收钩之前,我仍不忘跳入水中,畅游一番,与同伴在水中嬉戏,远处的野鸭也跟着打闹起来。野鸭也和我一起欢乐,我于是感到自己融入了大自然。
秋天,携着家人,漫步于山间小径。时而一排大雁掠过头顶,时而几只野雏在林中跳跃,拖着又长又漂亮的尾羽,有点“飞天凤凰 ”的味道。水流变得细了,树叶黄了,田野空空的,只有几个小孩子在玩泥巴,挖泥鳅,欢快的笑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童年。山上的一片松树却是绿意不减,顽强拼搏,抗拒枯黄。一切都是那么寂静,喜欢寂静的我已经沉寂在寂静之中。
冬天,雪花飘飞,令人想起唐人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的村庄更显宁静。远远看见一片梅林,生机盎然,再不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寒梅,而是“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的早梅,她绽放于悬崖,俏丽在隆冬,与松柏争雄,和严寒斗智。慢慢的,冰消雪化,万物复苏,山也朗嫩,水也清秀。冬天的自然让我感到希望,使我获得力量。
自然孕育了爱自然的我,我也会更加喜爱,珍爱,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