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的民风民俗?及特色物品还有传说故事著名任务

2024-12-01 11:29: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枝江位于江汉平原西缘,是七百里荆江之首,地处“荆楚文化走廊”;历史沿革自先秦以来,隶属夏商时期“天下九州”的“大荆州”,周代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只之一,秦汉以后至清代,是荆州府的属县。其文化传统与江汉平原一致,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发展兴盛了荆楚文化,产生了南方特色的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归属汉文化系统。具有八千年稻作农业历史,是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组成部分。宗教信仰先秦时期是楚文化的楚巫和老庄道家思想的传播区;自汉魏以后,传入净土宗佛教与道教武当派全真教共存,传播至今,历代产生了一批名道和高僧。岁时节令风俗习惯与江汉平原大同小异,因此,枝江的文化定位,应为广义的“荆楚文化
枝江定位“荆楚文化”,其文化传统的内涵,体现了一种创业精神。在枝江这片热土上,一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创造了旧石器文化,距今八千年前就开始从事原始农耕。国家博物馆李文杰研究员的《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一书认为,关庙山遗址出土的陶器证明,距今六千年枝江的原始先民发明的快轮制陶技术、蛋壳彩绘陶器制作技术、陶器内黑外红一次性渗碳技术等,在当时理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制作的口径76厘米大盆,是长江中游之最。具备防潮设施的地上建筑群,早在八千年前就已形成了南方建筑的特点。地下出土文物表明,枝江是楚文化分布的中心区,楚文物整体以西周中晚期至战国中期为主,比江陵同期的楚文物要早。出现了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内涵西周中晚期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存的龚家台遗址,这在当时是具有相当规模的的城邑。修筑了面积15平方公里的楚国贵族墓群,展示了荆楚雄风。三国时期,据《三国志》记载,沮漳河流域是魏吴两国争夺的粮仓。唐代在百里洲修筑了防涝保收的人工湖“获湖”,被载入史册。宋代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沿江商业集镇网络。明清时期,棉花栽培成功,生产出名扬巴蜀的“楚棉”。自南北朝以来,枝江人经受千年不断的水灾、兵灾,不屈不挠,从不放弃,建设自己的家园。特别是到现代,不足五十年将一个不见经传的“鸡毛小店”马家店,建成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新城。这都体现了千古不变的创业精神。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枝江人,出现了许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三国时期的董和董允父子,在腐败的社会环境中,开清正廉洁之风。霍竣威望不屈,不为名利诱降,他的子孙致力开发大西南,沟通了汉彝文化交流。近现代,曹廷杰奉命考察东北中俄边界,行程往返道路一万六千余里,为捍卫祖国领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时象晋父子四人成为辛亥革命志士,张承槱在上海写下绝命书,发动辛亥革命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张子高留学美国,成为我国现代化学教育创始人。他们都体现了荆楚文化的“励精图治,发奋自强”的精神。

枝江人才辈出,知名华夏。春秋隐士陆通,江口人。孔子下车求访,他避而不见。楚王派使者持金百镒,车马二驷,请他做官,他不答应;三国时蜀汉名臣董和(公元2—3世纪),字幼宰,南郡枝江董市人,官位仅次于诸葛亮。刘备进据益州后,晋升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出谋划策,兴利除弊,做出很多贡献。董和之子董允,受到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推荐他,并任他为侍中,参与执政;三国时蜀汉名将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刘备以霍峻为中郎将。霍峻之子、蜀汉将军霍弋,领建宁太守,统南郡事;南北朝时枝江百里洲人陆法和,在平定侯景之乱时,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肖绎任命他为信州刺史,梁主肖绎任命他为郢州刺吏,北齐文宣帝高洋又以法和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尉公、西南道大行台,高洋曾宴请陆法和及其徒属于昭阳殿,赐他钱百万、物千段、甲第一区、田一百顷、奴婢二百人,法和把所得的奴婢全都放回去了,说:“你们都各自谋生去吧。”他还把所得的钱帛全部施舍给别人,一日便尽。所赐的住宅佛寺,他自居一间,与凡人无异。唐朝李百药《北齐书》中的《陆法和传》,将他说得神乎其神。百里洲曾修有“陆法和讲经台”;南北朝时期枝江籍的隐士刘凝之,不仅拒绝朝廷高官厚禄的赏赐,还将自己的万贯家财拿出救济邻里;南朝居住在百里洲的太学博士刘之遴,两度出任南郡太守。出为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行事,因不愿,被免官。后又为都官尚书,太常卿。刘之遴一生好古爱奇,在荆州收藏各种古器几千种。他还与张瓒等人参校班固《汉书》真本与今本的异同,录其异状数十事。为文好学古体,著有《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 后遭梁湘东王萧绎之嫉,被毒死。遗著有前后文集五十卷、《神录》五卷;隋末唐初僧人慧安,俗姓卫,荆州枝江人。隋大业(605-618年)中,开通济渠,强征民丁,饥者甚众,他广施财物,救济贫苦之人。慧安在世128个春秋,当时人们都将他尊为“老安国师。在当代,潘星兰、杨大兰的英雄事迹更是震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