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差,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2025-04-02 04:53: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家长不要指挥孩子该怎么做,而应告诉孩子做的理由
现在很多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能够参与合作。但是问他们:“为什么要合作?”不少孩子会回答说:“在幼儿园就是要这样的。”
他们对“合作”的认知停留的比较表面,而不是深入化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往往是外界或成人附加给予的。
在这里孩子只有“合作行为”却缺乏“合作意识,孩子很少会主动意识到“大家一起玩更有趣。”“相互帮助、协作会使游戏更快乐。”来提升孩子合作行为的动机和原因。
带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如果孩子老是一个人“独处”,当然不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究竟有什么力量和神奇之处。要让孩子到集体中去,在集体交往中才能增强团体合作意识,形成乐观、大方、宽容、团结这些优秀的品质。
像男孩都可以参与的篮球,足球这些体育活动都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
学会欣赏同伴的优点
如果在合作中大家取得了成绩固然很好,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这份一起开心的成就感,但如果失败了,有些孩子可能会把原因怪在别人身上。特别是一些竞争意识强烈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做得比别人好。
这就需要家长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观念,引导幼儿寻找同伴的优点,并且告诉孩子大家能相互帮助,与同伴一起既能分享成功也能承担失败。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合作,这一点其实对孩子的帮助也是特别的大,比如妈妈烧饭做菜,爸爸在旁帮着洗菜、择菜;家里搞卫生呢,妈妈拖地,爸爸在旁帮着整理。
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是在传递一种合作的含义在里面,这种合作的家庭氛围也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孩子,使孩子不但愿意和同龄人合作,也愿意与家人,与爸爸妈妈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