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的表述,联系鲁迅的一贯思想,可以看出他所说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中国几千年来吃人的礼教。
礼教,看似文明,实质吃人,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固有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的人肉的筵宴,(中国)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扩展资料:
灯下漫笔(鲁迅) 文章由日常小事引出重大问题。概括作者的观点。
《 漫笔》从换银元说起:“为了方便,把银元换成钞票。钞票贬值,心中惶恐,千方百计再打折换银元,被欺骗,被愚弄,却心安,喜欢。
这就使作者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从旧营垒中杀出,痛恨封建制度,痛恨反动统治者,同情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批判国民劣根性。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换句话说,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反动统治者的批判,是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他以这种思想观察中国的现状,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现钞换银元的小事,与鲁迅先生的思想结合,无意中想到“变成奴隶,万分喜欢”,是为必然中的“突然”。
假如,鲁迅先生不曾深刻剖析国民性,包括对自己的严于解剖,是永远不会“突然起了另一思想”的。
换银元的事是先生亲历,觉得“安心,喜欢”也是先生自有,伟大如先生,尚且有此意识,可见“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对人们,对他自己,有多么大的震动。先生自己觉醒,也以此觉醒他人。
根据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的表述,联系鲁迅的一贯思想,可以看出他所说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中国几千年来吃人的礼教。礼教,看似文明,实质吃人,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固有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的人肉的筵宴,(中国)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1918年)
(中国的固有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的人肉的筵宴,(中国)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灯下漫笔》,1925年)
实质是中国的封建制度和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