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乡县这片土地上,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为有缗国,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当时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区的咽喉.东汉建武元年(25),省爰戚,置金乡.据考证,汉武帝天汉四年四月(公元前97年),封子刘髆为昌邑王,十一年薨,在金乡县这片土地上,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为有缗国,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当时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区的咽喉。东汉建武元年(25),省爰戚,置金乡。据考证,汉武帝天汉四年四月(公元前97年),封子刘髆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於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多山,后除爰戚为金乡县,县名自此始至今,已1900多年。
金乡县图册
据《金乡县志》载,金乡县治原在今嘉祥县阿城铺。北朝魏,县治迁东缗故城,即今址。明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土城,新建四门。东门名东作,西门名西城,南门名南熏,北门名北拱。"城周长七里三十步,城根阔一丈七尺,顶阔五尺,城外为隍,阔四丈六尺,深一丈一尺"。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复修城池,讫于七年七月。城基增阔到二丈七尺,顶阔增到一丈二尺,高提到二丈三尺。又计地输柴,烧砖三百余万,爰新东西门楼,增高六尺,易城土女墙以砖,修砖垛二千一百八十三,增城铺十五座,重以瓮门,临以凌堑,巍然焕新,讫为雄镇"。清康熙十二年(1673),四十九年(1710),两次补集。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四十三年,重修砖城,"基宽一丈七尺,顶宽一丈一尺,周围一千零三十六丈。官修二段,四百五十丈六尺二寸;民修四段五百八十五丈三尺八寸。四门增修城楼,大券台,月城券台,马道,吊桥各四座"。咸丰九年(1859),新修城廓,"根基阔三丈五尺,顶阔一丈五尺,高一丈五尺,周长一千六百余丈"。十一年(1861),绅士李垒等输资建四城隅炮楼。
1995年1月13日,设立金马乡,将鸡黍镇的马集、王门楼、胡庄、辛庄、东李、张庄、单楼、西李、杨庄、大刘、焦行、分庙、刘楼、吕庙、郭庄、杜河、宋营、郑楼、菜园、太山庙、李杭、徐庙等22个村划归金马乡管辖,乡人民政府驻马集;设立大义乡,将胡集镇的大义北、大义南、南周、南孙楼、莫桥、前代、万柳、邱井、方庙、南郭、后代、安楼、前安、北周、邱楼、草庙、西王庄、李楼、莫楼等19个村和羊山镇的刘庄、桃元、安五王、河东王、后于、宋屯、周大楼、东张、东李、薛海、关帝等11个村划归大义乡管辖,乡人民政府驻大义。
1999年12月22日,撤销马庙乡,设立马庙镇(鲁政函民字【1999】39号)。
2000年5月11日,撤销司马乡,设立司马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政函民字【2000】34号)。
2000年,金乡县辖10个镇、6个乡。总人口602555人,各乡镇人口: 金乡镇 70916 缗城镇 44112 王丕镇 21416 霄云镇 44271 胡集镇 36293 羊山镇 48109 马庙镇 50823 鱼山镇 23558 鸡黍镇 36722 司马镇 30409 卜集乡 40988 高河乡 32704 化雨乡 42437 兴隆乡 36964 金马乡 22061 大义乡 2077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1日,撤销大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胡集镇;撤销缗城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金乡镇,金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迁至原缗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金马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鸡黍镇(鲁政函民字【2000】69号)。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金乡县辖9个镇、4个乡。
不是每一个村的来历都是有故事,或者轰轰烈烈的,!!
马庙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传,唐代马姓在此建村,修有庙宇,因此得名马庙。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属缗国,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当时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曲阜走向中原地区的咽喉,是东夷挺进中原参加部族大融洽的必经之地,为华夏族及华夏文化的形成做出卓越的贡献。在这块热土上,培育了西汉梁王彭越,三国名将满宠等历史名人。1930年马庙正式形成建制—马庙区,1940年属金西办事处,1958年8月为马庙人民公社,1984年建乡,1999年改镇至今。 革命历史:马庙镇人民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金乡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金乡县第一高小党支部就是马庙乡翟庄村人翟子超于1935年6月创建的;金乡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马庙乡翟庄村党支部翟子超同志于1936年12月创建的。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一大批马庙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达140余人;在马庙生活战斗过的同志成为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就有秦和珍、杨汝岱等30余人。解放后,马庙更是人才济济,涌现出受毛主席、周总理多次接见的女民兵英雄张秀兰和全国计划生育标兵李秀兰等英模人物。
马庙镇
马庙是金乡白皮大蒜的发源地。马庙大蒜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东汉初年,马庙就有种植大蒜的记载,经过长期的培育发展,加上这里属于温带地区,风和日丽,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等优越自然条件,马庙白皮大蒜这个传统的特色产品在品质上和种植面积上,得到不断的提高,现已形成具有马庙独特风格和优质品质的马庙白皮大蒜产业,所产大蒜个大、皮白、辣味适中,营养丰富,经许多国际研究机构研究证实,白皮大蒜中具有防癌和抑制肿瘤作用的二稀丙基、二硫化物、三硫化物等主要药用成分,高出一般大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称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马庙的白皮大蒜成为马庙的特色支柱产业,创下了九个中华之最。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白皮大蒜荣获中国白皮大蒜类唯一最高奖--银质奖,96年1月被国家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3月金乡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10月获得A级绿色食品证书。目前,马庙镇白皮大蒜已出口日、俄、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