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晓林因为个人原因,中断了母乳喂养,随后就开始给宝宝喂奶粉了。起初晓林还在泡奶粉时,闹了个笑话。奶粉买回来第一天,她就迫不及待的拆开了,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当她拿起奶粉勺时,她看到了一个小洞,于是便气急败坏的抱着奶粉罐出了门。
回到了卖奶粉的地方,掏出奶粉勺说:''你们这奶粉看着包装还挺好,没想到里面居然是这种货色,这样的勺子,下面有个洞,我还怎么用?''售货员一听便有些哭笑不得,先安抚了会晓林,让她先别急着生气,容她慢慢解释。售货员说奶粉的勺子设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底部都会有一个小洞,这并不是设计上的纰漏,而是''别有用心'',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取奶量。
婴儿奶粉勺底部的''洞'',有何深意?
相信有一部分宝妈,曾经也都被奶粉勺的''洞''迷惑过吧!那么今天我也就给大家详细说说,奶粉勺的设计藏着多少奥秘?
一、奶粉勺底部的孔:精准取量
冲泡奶粉,讲究的就是一个精准。泡的稀了,奶粉的营养可能不足以提供宝宝的日常需求,泡的浓了,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宝宝上火。所以说过多多少都有危害,宝妈只能细心取量,才能让宝宝喝的健康些。
取用奶粉时,底部的洞可以排空里面的空气,容易装满,使得奶粉的量更加准确。
二、奶粉勺底部的孔:容易倒出
根据物理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当两边气压平衡时,粉末、液体才方便倾倒,否则容易倒不干净。奶粉勺底部有孔时,虽然会有一小部分粉末漏出,但好在它能够完全倒干净。没有孔的奶粉勺则容易有残留。
我曾经拿过两个不同勺子,进行过实验,发现有孔的,确实比无孔的好用些。
Tips:奶粉勺可以垂直在奶粉罐的上空,这样即便是粉末有微微撒出,也不至于撒到桌台上或者别处,不方便清理。
三、奶粉勺柄:防止堆积
一些奶粉勺柄上会有镂空处,开始我还以为是为了美观,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别有用心''的。有时舀取奶粉用的力气大,就有可能舀出满满一勺,奶粉都溢出来了。有了镂空设计,只要轻轻用勺柄敲打一下,就可以抖落很多溢出的奶粉。
给宝宝冲泡奶粉有技巧
看了上面的这些精巧的设计,你之前有没有发现呢?看似寻常普通的奶粉勺,居然有这么''细节''的地方。那么,最后再跟大家分享几个奶粉冲泡的技巧:
技巧一:先放水再放奶粉
现实中就有不少宝妈是先放奶粉再倒水的,之前在动车站就看到过一位妈妈,是这么操作的。看到这一幕,我作为育婴师,就忍不住上去提醒了她,告诉她不要这样冲泡。在后来的攀谈中,她在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经常会便秘,原来都是自己泡奶粉的''锅''。
其实,当我们把奶粉先放入瓶中,不仅不容易冲开,而且还会影响冲泡的精准度。所以各位父母在冲泡过程中,请务必调整好顺序。
技巧二:水温40度为宜
温仪家的小宝宝,幼时因为奶粉冲泡有误,而被送进了医院。那是宝宝正好6个多月,温仪用了沸水来冲泡奶粉。喝完奶的几个小时后,宝宝就出现了异常,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温仪立马抱去了医院,医生说因为高温泡奶粉,导致营养遭到破坏,孩子摄取不到正常的营养,才会出现如此症状。
Tips:冲泡奶粉的温度,当父母的应该严格把控,温度在40-50度为宜。建议大家都可以在家中备一个温度计,方便自己冲泡。
技巧三:奶瓶要用搓的
你们是如何摇匀奶粉的呢?我见过上下晃动的,像摇鸡尾酒似的,也见过左右来回搓的,你们属于哪一种呢?
其实,上下晃动奶瓶,容易产生大量的气泡。小宝宝喝了带有气泡的奶,就可能会出现吐奶和腹胀。一些肠胃不好的,更是受不了。
首先需要注意婴儿的睡眠质量,通过宝宝的睡眠质量,能够清楚宝宝是否存在问题,比如说积食、缺钙等问题。
其次需要注意宝宝的穿衣和饮食量,不能穿太暖、吃太饱,很容易生病的。
要了解喂奶的方法和喂奶的时间,能够让宝宝吃饱,不影响生长发育。还要了解怎么让宝宝舒服的入睡,怎么哄宝宝。以及产后怎么恢复自己的身体。
第1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给孩子这个营养摄入的一定要很均衡,第2点,就是妈妈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一定要吃的营养均衡,婴儿才能非常的健康,第3点,应该观察孩子的肠胃,新手妈妈一定要仔细的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