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仅男人玩蹴鞠,女人也喜欢玩蹴鞠。通过一些考古资料我们就能看到当时女人玩蹴鞠的记载,这首开了我国女子玩蹴鞠的先河。
还有,当时的蹴鞠已经有了专门的比赛场地,也就是“蹴城”,而且还对比赛的人数和规则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并且当时还有了正副执法的蹴鞠裁判,可以说汉代的蹴鞠运动是越来越规范和完善了。
汉代的蹴鞠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竞赛规则。东汉有一位名叫李尤的文人,他曾经写过一篇《鞠城铭》,这是当时镂刻在蹴鞠场奠基石上的铭文。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较全面地反映汉代蹴鞠竞赛的基本情况。
这篇铭文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欧阳询编辑的《艺文类聚》中,根据《艺文类聚》中收录的《鞠城铭》,其原文说:
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
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专门的球场了,在球场的四周围着方墙,它象征着天圆地方,阴阳相对。人们在蹴鞠竞赛中,效法月份,双方各有6人参加,总共12人进行对阵互相抗衡,这被称为“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在汉代,由于是有一定规则的竞赛,因而要设置裁判员建立公正的标准,对于裁判的判罚,也有约定俗成的常规。
担任裁判的人,不能亲一方而疏另一方,裁判要公正。同时,对参赛队员的要求是心平气和地服从裁判,不要报怨裁判的裁决。
汉代蹴鞠所用“鞠”,也出现了专业制作方法。在汉代,鞠也叫作毛丸。汉代著名文学家应劭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中记载说:毛丸谓之鞠。后来,晋代文学家郭璞在他所著的《三苍解诂》中说:“鞠,毛丸,可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