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边支座为梁或垂直于梁的墙时,梁与支座一般均按铰接考虑:该边跨负筋最大直径须考虑钢筋在支座范围的水平锚固长度必须满足0.35Lab的要求。当梁不少于两跨且第二支座或另一端端支座的负筋直径较大时,铰接端边跨的通长负筋宜改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以满足端支座水平段锚固长度,并作为架立筋与第二支座及另一端端支座较大直径的负筋之间满足搭接长度150mm即可(架立筋搭接做法参见11G101-1页86)。非框架梁,按照铰接在支座水平段的的锚固要求,假设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PB400,按非框架梁配筋的排布计算,其边支座上部纵向钢筋(带肋)的最大直径按照反推的计算结果是:当边支座梁(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宽度分别为180、200、250、300、350时,伸入支座的上部负筋直径分别不大于12、14、18、22、25mm。
(公式:d=(b-25)/12.25)式中:(b-25)表示扣除支座梁的保护层厚度并在支座梁箍筋的内侧下弯的水平段长度(12.25)表示35d×0.35=12.25d。可以考虑以下做法: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小纵筋的直径。仍不能解决时,可以将框架梁垂交于剪力墙的一端定义为铰接,就可以不用考虑固接的锚固长度锚固。但应根据结构力学原理,相应加大跨中弯矩。仍不能解决,在建筑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在垂交处加设扶壁柱,来减小框架梁端部弯矩对剪力墙的不利影响,亦可满足框架梁的锚固要求。
既然是次梁,那么其钢筋锚固长度只需要按混凝土规范规定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即可,不需要按抗震要求加大长度。对于梁,规范规定,其采用弯锚时,平直段长度应大于0.4La,弯折后垂直段15d即可(d为钢筋直径)。这里注意,并不是说不论是否弯锚都必须满足锚固总长度不小于La,直锚与弯锚是有区别的。如果这样算下来,不能满足平直段长度要求,差别较小时可以试试把纵筋直径减小(相应增加根数),如果仍不满足或差别较大,可以计算时按铰接处理,相应加大跨中下铁和相邻支座上铁配筋。
采用机械锚,粱端部可加横向钢筋或焊钢板,可减小5d。梁与柱的刚接程度,只能与其截面的比例有关,那个节点的总刚度为1,就是要看分配给梁与柱各为多少而定了。梁柱节点肯定是刚接,不过我们习惯认为梁总是刚接于柱子上的。如果从分配系数而言,往往梁大柱小;则是柱刚接于梁上了。看来在邻跨离柱边搭接是比较可行的。比90°弯到柱子上容易操作。楼面梁伸出墙面形成梁头,梁的纵筋伸入梁头后弯折锚固,降低主筋钢筋直径,设置暗柱或者扶壁柱,设置加强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