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敏度”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2024-12-01 15:37: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视敏度”的名词解释是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视力。存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光亮和距离等),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则愈低。

名词说明:

通常是以能辨别两条平行光线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视力表上的标准环就是据此设计的。距离越小,视角也越小,即视力越好。最小视角为1分时,视力则定为1。视网膜各部分的视敏度不同,在亮光下,中央凹的视敏度最高,周围部分的视敏度迅速下降,最边缘部分的视敏度仅为中央凹的1/40。在暗处,中央凹的视敏度几乎为零,而周围部分视敏度相对较高,当然比明视觉相差很大。可见,中央视觉的特点是在亮光下分辨细节和具有色觉;边缘视觉的特点则是在暗光中对弱光敏感,而不具色觉。

与照明关系:

亮度对比与最小视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绝对视觉阈限、的亮度大约为10“烛光/平方米.但这个数值只是对于在暗背景上看白色大目标时,才是合适的,而且不能限制观察时间.目标的尺寸越小,以及与背景的对比度越小,则需要更高的亮度才能看得觅,这里所说的尺寸是最小目标对眼睛所张的角度或称最小视角。

在视觉分辨实验中,常用对比来表示被观察目标的清晰程度。亮度对比是指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差和对象(或背景)亮度之比.照明标准与观察的对象和背景亮鏖的对比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