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达官贵人死后,为什么口内往往要含玉?

2024-11-21 00:25: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古代达官贵人及皇亲国戚的家属死后大多数都是嘴里含玉,这和中国玉文化密切相关。首先儒家文化认为,君子一定要佩玉,如《礼记·玉藻》中记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如《诗经秦风小戎》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些,都实际上将玉,儒家化了,认为玉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

这些都是从儒家的角度来分析玉与君子的关系,但从道教的角度来看,人活着的时候食玉、含玉或者人死之后含玉都是对玉能通灵或者协和阴阳的崇拜。因为在道教看来,玉能辟邪。《红楼梦》中宝玉街玉而生,通灵宝玉被视为贾府的命根,也是中国文化玉崇拜的一种体现。道教中的食玉主要是为了长寿,而死后口中含玉则主要是为了辟邪。

蝉与玉的相遇,倒是等不了汉朝人突发奇想,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就开始雕琢玉蝉了,良渚遗址中就出土了简单朴素的玉蝉。中国人自古好玉,也许“饮而不食”的蝉正好暗合了玉的洁净冰清的特质,先民在玉器创作上理所当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到了两汉时期,玉蝉集千万人的宠爱于一身,数量远远超过以往各代,也超过后来的各个朝代。质量上,汉朝人舍得用新疆的和田白玉来雕蝉,光洁无瑕,晶莹温润。

这块收藏在杭州博物馆的玉蝉,长仅5.5厘米,宽3厘米,被琢磨成7毫米的薄片。玉蝉头和腹部用粗线条刻划出阴线(即凹下去的线条),雕刻简单到极致,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汉八刀”风格。

汉八刀是汉代玉器雕刻对称、相背的走刀技艺,这种刀法如书法般写意,寥寥数笔就钩挑出完整蝉形,刀刀见锋中透露着简洁有力的神韵,毫不逊于二战后才兴起的西方极简主义艺术风格,在简约整洁的感官之外,更传递出畅快淋漓的优雅之美。

汉晋之后玉蝉刀法渐失,到了宋代,由于金石学的发达,玉器雕刻开始盛行仿古之风,仿造汉八刀雕刻了很多玉蝉,虽然能在形体上模仿得很像,但刀法已难达到汉朝的硬朗之力,有形而无神,也许正是缺失了汉朝人特有的精神力量吧。

细看玉蝉的脑袋,并没有穿孔,那怎么佩戴呢?实际上,用来佩戴的汉朝玉蝉会在头部穿孔,没有穿孔的玉蝉则另有用途,称为“琀蝉”。“琀”就是指古人死后口中所含之物,顾名思义,琀蝉就是含在死者口中。

在丧葬中使用口含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代表了死者的身份与社会地位。躺在棺椁中,含上一块玉蝉,在汉朝人看来,不只是口腔的充实,或者只是装点身份的小物件。他们期盼,人死后能如蝉的幼体生命的终结,口含玉蝉可以获得玉的高洁之气,又能蝉蜕成仙,游于太清吧

回答2:

普通人也会口含铜钱的,有身份的人就含玉了,是一种习俗

回答3:

因为古人认为玉有灵性,含玉在口中,可保护尸身不腐。

回答4:

玉有富贵清洁的含义 古代人为了显示身份高贵 通常都会那样做

回答5:

玉做为一个人的身份象征,所以有钱人会死后口中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