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崩症的患者是不建议食用海鲜的。海鲜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是比较高的。尿崩症的患者建议在饮食方面可以饮用一些盐开水、低浓度糖水,建议食用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饮食中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含量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葱加蒜等,避免饮酒、饮用咖啡、浓茶等。
2、尿崩症是什么,尿崩症(DI)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CDI),后者为肾性尿崩症(NDI),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尿崩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性NDI多见于儿童。
3、什么样的症状判为尿崩症:
(1)精神性烦渴
临床表现与尿崩症极相似,但AVP并不缺乏,主要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烦渴、多饮,因而导致多尿与低比重尿。这些症状可随情绪而波动,并伴有其他神经症的症状。禁水-加压素试验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糖尿病
有多尿、烦渴、多饮症状,但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升高,且有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容易鉴别。
(3)慢性肾脏疾病
尤其是肾小管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均可影响肾浓缩功能而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状,但有原发疾病相应的临床表现,且多尿的程度也较轻。
4、尿崩症有什么禁忌:
(1)避免长期精神刺激
长期精神刺激(如恐吓,忧伤,焦虑或清神紧张等)可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内分泌失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更加来足,尿量更多,使本病更加严重。
(2)避免食用高蛋白
高脂肪辛辣和含盐过高的食品及烟酒,因为这些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兴奋大脑口渴中枢,并且易助火生热,化燥伤阴,加重本病烦渴等症状。
(3)忌饮茶叶与咖啡
茶叶和咖啡中含有茶碱和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肾及周围血管,而起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病情加重。
因此,尿崩症患者,不建议吃海鲜。
尿崩症的患者是不建议食用海鲜的。海鲜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是比较比较高的。尿崩症的患者建议在饮食方面可以饮用一些盐开水、低浓度糖水,建议食用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饮食中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含量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葱加蒜等,避免饮酒、饮用咖啡、浓茶等。
尿崩症治疗方法:
1.替代疗法
AVP替代疗法主要用于完全性CDI,部分性CDI在使用口服药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也可用AVP替代治疗。替代剂包括:加压素水剂:作用仅维持3-6h,每日须多次注射,长期应用不方便。主要用于脑损伤或神经外科手术后尿崩症的治疗。尿崩停粉剂: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长期应用可引起慢性鼻炎而影响吸收。鞣酸加压素注射液:又名长效尿崩停注射一次可维持3-5天,注射前充分混匀,过量可引起水中毒。1-脱氨-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DDAVP或desmopress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AVP类似物。DDAVP增强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用量视病情确定。
2.其他抗利尿药物
(1)氯磺丙脲该药可刺激垂体释放AVP,并增强AVP的水吸收作用,可增加肾小管cAMP的生成,但对NDI无效。可引起严重低血糖,也可引起水中毒,应加注意。
(2)氢氯噻嗪可使尿量减少一半。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尿中排钠增加,体内缺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到达远曲小管原尿减少,因而尿量减少。长期服用可引起缺钾、高尿酸血症等,应适当补充钾盐。
(3)卡马西平能刺激AVP释放,使尿量减少,但作用不及氯磺丙脲。
3.病因治疗
对于继发性尿崩症患者,应尽量治疗其原发病,如不能根治也可基于上述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