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连图主要依据野外地质填图记录,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地层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和接触关系等,合理连绘地质体的产出形态和样式,并按要求及有关规范等标描地质体的相关信息。图切剖面是分析地质体产出形态和主要样式的主要辅助性图件,剖面位置的选择极为重要,应总是垂直主要地质体和区域构造延伸方向,并尽可能切到全部或最多的地质体。综合地层柱状图中应重视各地质体的新老关系和接触关系。连图区的简要地质总结,是训练学生全面分析图面形态与结构、总结区域地质特征和演化规律的主要过程,应按地质图说明书的主要内容进行编写。
本次实验所提供的材料是全国大学生第一届(2010年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第二届(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地质技能竞赛中的地质连图竞赛材料(图8-3,图8-4)。连图区的一般应有以下内容:
1)连图区内基本地质内容包括:不低于6套岩石地层组或段级地层单元,至少1~2个岩浆岩填图单元,变质晕带或交代(蚀变)变质地质单元。
2)连图区内包括有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
3)连图区内至少包括灾害地质体或潜在发育场所1处。
4)连图区内至少包括水文点1处,并具有相应的地质背景支持。
5)连图区内至少包括矿化点或矿点1处,并有相应原始地质资料。
提供1张全幅面的1∶5万地形地质图,删去其中部分图面(约100 km2)的地质内容(保留地理信息)、综合地层柱状图、剖面图和图例,作为连图区范围;标出连图区内的地质路线及地质点位置及点号。连图区每个地质点的地质记录主要包括点号、点位、点性、地层、岩石及岩石组合、构造、古生物化石、产状等,地貌特征、矿产信息,以及点间描述等实际地质资料。提供连图区内涉及的地层厚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