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的《咏怀》“夜中……”这首诗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八“忧思独伤心”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5-03-25 12:18: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此末尾两句可视为全部《咏怀诗》。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又如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首诗写独坐无人,出门无人,登高无人,所见仅为孤鸟、离兽,栖惶无主之情溢于纸上。在这种局面之中,诗人进而感到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

回答2:

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魏晋时期,司马氏外戚专权,通知黑暗 政治上打压文人,许多有才华的文人郁郁不得志,面对这样的环境敢怒不敢言,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性情洒脱爱好饮酒,有很多对现实的不满都暗暗隐藏在了诗句里,忧思独伤心表达了诗人郁郁不得志,对现实不满,悲叹现实继而悲叹自己,有没有能力改变,所以只有忧思独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