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意思是,天做错事可以违背,但是人做错事就不可更改。是要启示人们积极行善,不要铸成大错。
这句话出自:《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天作孽犹可违: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
自作孽不可活: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脱不了的。出自《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 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文意本是"天作孽还可以原谅,但人作孽却不能原谅"的意思,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
拓展资料:《尚书·太甲》分为上、中、下三步曲,这句话出自《尚书·太甲中》,以下是原文:
尚书·太甲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上天降下来的灾祸可以避开,自己招惹的灾祸无处可逃。与咎由自取、自食恶果的意思相同,全是
因为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恶果。
举例说明:自作孽不可活,像这般倒行逆施的恶徒,必遭法律制裁。
出自:《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拓展资料: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一个常用的汉语短句,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自招灾祸,那是
没有办法逃避的“,跟”自取灭亡“、”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同义。它的原话是“天作孽,
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违,回避。逭,逃脱。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出处《尚书·太甲(中)》:“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
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示例: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 也。如恶之,
莫如贵德而尊 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间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太 甲》
曰:‘ 天 作 孽 , 犹 可 违 。 自 作 孽 , 不 可 活 。 此之谓也 。”
参考资料:《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百度百科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表示一个人如果自招灾祸,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出处:周代 先秦诸子 《尚书·太甲(中)》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译文:
嗣王拜跪叩头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败坏法度,放纵就败坏礼制,因此给自身召来了罪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逃脱。以前我违背师保的教训,当初不会责备自己;还望依靠您的匡救的恩德,谋求我的好结局。”
扩展资料
这是一句俗语,表示一个人如果自招灾祸,是没有办法逃避的。它的原话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与”咎由自取“、”自取灭亡“、”罪有应得“同义。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甲
出自《尚书·太甲>,犹曰: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翻译:<尚书·大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文意本是"天作孽还可以原谅,但人作孽却不能原谅"的意思,引用为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