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一丈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古代各个朝代丈和尺的长度定义不同。
2、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这一尺度,一丈为1.5厘米,一寸为1.5厘米。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汤的身高“文王十尺,汤九尺”。
3、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然则伸臂一寻。周之丈也。故从又持十。
周代一尺23.1厘米,丈寻混用,八尺一寻,故一丈应为1.84米。
秦以后丈、寻逐渐分开,一丈十尺,但秦以后尺长又经常变动,总体来说一丈应在两米以上
隋唐宋元时尺长在30厘米左右浮动,一丈也在三米多一点浮动
明清到现在度量衡稳定,一丈定为3.33米没有再变过。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万~高楼。
商代,一丈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
秦时,一丈约231cm ;
汉时,一丈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丈合今242cm ;
南朝,一丈约258cm ;
北魏,一丈合今309cm ;
隋代,一丈合今296cm ;
唐代,一丈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丈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丈合今311cm。
一丈等于十尺或者九尺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e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古时候不少人身高丈二,估计也就两米多。
各个时期的度量是不一样的,以上的你参考一下
古代,古到什么时候?各朝代的度量都有所不同。
旧时(民国)一米等于3尺。10尺为一丈。所以一丈是3.3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