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3个故事情节

2025-04-08 12:49: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借献“七星刀”之际行刺董卓,失败后召集十八镇诸侯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在董卓焚烧洛阳逃往长安之时独自带兵前往追赶,虽然中伏战败,却赢得天下英雄的尊敬。

2、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袁绍,之后陆续攻下青、幽、冀、并四州,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三国的“魏”奠定了基石。

3、割发代首,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4、汉中争夺战,在刘备攻下西川之时,汉中张鲁向曹操投降,一时之间,汉中成了曹刘两家必争之地,也引发了在汉中地带的一系列战役,著名的“定军斩夏侯”便是在此时发生的,而曹操又败于诸葛亮之手,自此之后曹操再未率军出征过,直至病逝。

5、错杀吕伯奢,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买酒;但曹操却误以为家人的磨刀声是要杀死自己,于是尽杀吕氏家人。离开吕家后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因担心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

回答2: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迎回文姬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于是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派遣使者用金璧将其女蔡文姬从北方匈奴之地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侧面贡献。

杖杀幸姬

有一个曹操宠爱的姬妾常常陪曹操在白天睡觉,躺在曹操的床上。有一次曹操临睡前对她说:“一会记得把我叫醒”。后姬妾看到曹操睡得很香,就擅自做主没有把他叫醒。等到曹操自己醒来发现错过了时辰,就下令把这个姬妾杖责至死。

扩展资料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

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回答3:

1、官渡之战

建安三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建安二 年春,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 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 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建安五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乌巢。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

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

2、远征乌桓

在建安的七年里,袁绍因病去世。袁绍的两个儿子袁潭和袁尚安息。袁潭输给袁尚,然后下到了曹操。建安九年二月,曹操攻击袁尚对元坛飞机的攻击并进军围攻。袁尚害怕,要求投降,曹操是不允许的。袁尚在夜间逃离,袁军倒塌。袁尚逃到中山。城市的战斗崩溃了。禹城被曹操袭击。

在第二年的第二个月,曹操以负面的名义再次击败了袁坦,而平洲落户了。因此,曹操也让漳州牧业改为漳州牧业。袁尚兵战败后,他逃到了右州的历史。很快,袁尚和袁熙就逃到了五环。

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从无终人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

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数万骑兵迎击。八月,二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

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同年郭嘉因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急行操劳过度,在北归前病逝。

3、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七月,进军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此时,官渡战争后,曾去过刘彪的刘蓓玉,驻扎在樊城。听到刘宇投降,他带领军队撤退到江陵。江陵是荆州的一个主要城镇,拥有大量的军事物资。曹操听说他担心江陵会落入刘备的手中,并且造成的五千骑兵在太阳下奔跑了三百英里。在当阳长春,他追赶刘备并打破了他的军队。然后他接管了江铃。

击败刘备后,曹操趁机吞下了江东。在苏苏和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孙权和刘备结成了联盟。孙权的州长周瑜率领军队3万人,刘备的2万匹马组成了一个反对曹操的联盟。 。曹操从江陵到东边,与孙和刘连军一起去了赤壁。部队驻扎在武林,并在河对岸相互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


4、平定凉州

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大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5、襄樊会战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军,刘备将军刘备发动了荆州攻击他的东南防线,范和方。曹操听说他会立即派出大禁令派兵拯救这座城市。 8月,关羽趁洪水泛滥,屈服于禁令,斩庞,趁机进入军队,被樊城包围。

当樊城曹军只有几千人时,城市被洪水淹没,水面距离城市塔只有几英尺远。曹仁率领军队。曹操派徐黄带领部队拯救了这座城市。 10月,曹操从关中赶到关阳,并亲自指挥樊城的救援工作。

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且他早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到书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自己进至摩陂,临近指挥,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羽。

经过恶战,关羽败走。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往益州,路上被孙权军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襄樊战役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