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可是清朝几百年中排的上号的名将,还是年妃的哥哥,可是年羹尧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却被当时的雍正帝赐死,这又是为什么呢?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其实年羹尧,自幼读书,颇有才识,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很受器重了。公元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而后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厚望,在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战争中,为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再次显示出卓越才干。
在雍正年间更是平步青云,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胤?的亲郎舅,在雍正继位前已为他效力多年,所以二人关系甚为亲密。以至于年羹尧不仅在涉及西部的一切问题上大权独揽,而且还一直奉命直接参与朝政。他有权向雍正直接上报,把诸如内外官员的优劣、有关国家吏治民生的利弊兴革等事,随时上奏。他还经常参与朝中大事的磋商定夺。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的左膀右臂最后还是逃不过身败名裂,惨被赐死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原因呢?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怪年羹尧自己,当年算是忠臣的岳飞功高震主还被秦桧和赵构弄死了,年羹尧后期也是功高震主还为人极不低调,膨胀了就收不住了,最后雍正也忍不了了最后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公元1725年(雍正三年)正月,雍正就对年羹尧的不满开始公开化。年羹尧指使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一事,雍正说这是年任用私人、乱结朋党的做法,不予准奏。
之后雍正又借口年羹尧的笔误说他是自恃功高对皇帝不敬,随后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也将他的亲信革职和调离。
年羹尧失去雍正帝的信任和恩宠无非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擅作威福。第二,结党营私。第三,贪敛财富。
年羹尧调职后,树倒猢狲散,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雍正说,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年遐龄及年羹尧兄年希尧夺官,免其罪;斩其子年富;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极边。年羹尧幕客邹鲁、汪景祺先后皆坐斩,亲属给披甲为奴。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所以说年羹尧得宠之后功高盖主自我膨胀,并且结党营私反了杀头大罪,甚至逾越礼制,雍正早晚是要办他的,所以说还是不做死就不会死啊。
年羹尧是被雍正赐死的。
年羹尧(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