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李培林通过周信芳结识了著名导演朱石麟,并在他们的提携下尝试电影创作。1941年,李培林以“桑弧”为名创作了剧本《灵与肉》,——据说这一艺名源自“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功名始读书”。随后,桑弧接连创作了《洞房花烛夜》、《人约黄昏后》,均由朱石麟先后搬上银幕。
从1945至1946年,桑弧在朱石麟的支持下自编自导了《教师万岁》和《人海双珠》。
1946年8月下旬,卡尔登戏院老板吴性栽成立了文华电影公司。桑弧负责公司的艺术创作。为了打响文华电影公司成立的“第一炮”,桑弧经人介绍认识了张爱玲,随后便邀请她为文华公司创作电影剧本。张爱玲很快就写出了电影剧本《不了情》。从此,他们开始了合作。1947年2月,《不了情》作为文华公司的开山之作正式开拍,导演桑弧,主演为舒适和陈燕燕。这部影片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上映后一炮打响。借着《不了情》的轰动效应,桑弧再请张爱玲创作了《太太万岁》。这部影片哀而不伤,悲喜交集,桑弧对于喜剧的把握在这部影片里已经成熟。
1948年,继《不了情》、《太太万岁》后,桑弧拟将张爱玲的名作《金锁记》改编拍成电影。1949年拍摄《哀乐中年》,该片表现两个年龄悬殊的教员的爱情,以及父子冲突,含蓄中见出浓烈,喜剧中透出悲凉。
1950年,桑弧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和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魔术师的奇遇》虽然服务于教化,但离奇的故事、眼花缭乱的噱头却分明让人嗅到摩登的味道,那是一种更简单、更朴素的小欢乐、小烦恼,一次不可多得的关于梦的体验。
“文革”开始后,桑弧创作的空间更趋狭小,被批斗时,他发出“我再也不搞电影了”的哀语。但一俟机会来临,他还是回到了熟悉的领地。1982年他担任编剧的水墨动画片《鹿铃》获1983年金鸡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1990年,桑弧导演了他的收山之作——京剧艺术片《曹操与杨修》。
2004年9月1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