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024-11-17 05:55: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出现在课文《愚公移山》中,对于这一细节的理解,教参的看法是: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没清小,枯燃前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去的,更有说服力。至于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小孩来相助,而不写大人,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那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晋人张湛说:“故北山愚公与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这话是有道理的。教辅书大部分都采用了这种说法。

就这一解释来看是有很多问题的,第一层意思里与其让“遗男”去帮助愚公,倒不如让他的寡母去帮助愚公,七八岁的小孩还得需要别人的照顾呢,能帮助愚公什么?小孩走路不都是蹦蹦跳跳的吗?看见那么多人或段塌许他还以为是去什么好玩的地方呢,就是她的母亲放心让他去,愚公也不会傻到不明白小孩是个累赘的道理。

第二层意思里说小孩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简直就是对第一层意思的颠覆。再说就是把小孩的天真真的看成“愚”的话,这种“愚”也表现不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孩——七八岁的小孩,他懂得什么是事业,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业?这种解释只是解释者的一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