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年已31岁的曹植,前往京都洛阳去朝见自己的兄长曹丕。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俱见《三国志·陈思王传》)。这些对决心“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曹植来说,无疑是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其心情之抑郁与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而这首《洛神赋》,也是曹植最被人称道的一部作品。关于这篇文章意旨何取,千年而下,争论颇频。
其一说它原名是《感甄赋》,为怀念曹丕的皇后甄妃而作。
官渡之战后,曹操攻破邺城,曹丕也随军出征,“名门子弟一马当先”,曹丕率先占取了袁绍故府,遇见时为袁绍子袁熙之妻的甄氏,曹丕为其美貌倾倒,因而纳为己妃。甄妃为曹丕生下了继承人曹叡,但很快在与曹丕另一宠妃郭女王争宠时失败,进而为曹丕厌弃。曹丕在登极后次年,即黄初二年赐死甄妃,并在装殓时将甄妃“以发覆面,以糠塞口”。
传说比甄妃小10岁的曹植一直心慕甄妃,在黄初三年的这次朝见时,曹丕将甄妃生前所用的玉缕金带枕赐给曹植。曹植在归途感怀甄妃,是而成赋,洛神即为甄妃。
后来人们更是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作为甄妃的写照。
其二是“君臣大义说”。
曹植在《洛神赋》的序中也说到,这篇赋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而作。所以人们认为这篇《洛神赋》也是继承了《诗经》的笔法,“纯是爱君恋阙之词”。
“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闷。
《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
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历史上,曹植确实在与曹丕的帝位争夺中输得很惨,屡次被流放,郁郁而终,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历史细节确是无从知晓了,感谢曹植写下此赋,为世人留下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让我们享受那种发掘亦真亦幻之真相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