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在立秋之后。
立秋在每年七月初一前后(为公历8月7-9日之间)。在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暑去凉来。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被称为交秋,此时的天气正慢慢的逐渐凉爽。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24节气中,处暑是在立秋之后,不是在立秋之前。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24节气中,处暑是在立秋之后。秋天六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是的,先立秋然后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