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广州的潮州人士在清同治年间,即有一类似会馆性质的组织,名叫“聚合堂”。“聚合堂”成员原是旅居广州和香港的潮商,其中大多数是经营南北行的,他们联合组建“聚合堂”。当时,潮商在香港经营南北行且历史最久的首推陈焕荣创办的干泰行(创建于清咸丰元年),其他尚有高楚香创办的金丰裕行,以及金成利行、义顺和行、裕德盛行、广德发行、成兴行、元成发行、泰顺昌行、公同泰行、广源盛行等。在香港尚未经营转口贸易之前,潮人所经营的南北行实为香港转口贸易的创始者。他们以潮汕为基地,在广州、香港以及南洋各地开展转口贸易。后来,由于转口贸易的扩大,客居广州经商的潮人也日益增多,为了商务上的需要和维护旅居广州(穗)潮商的利益,光绪2年广州潮州八邑会馆便在“聚合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当时,大埔、南澳未加入,于是会议决议定名为潮州八邑会馆。后来建馆于广州长堤,民国以后会馆内建有学校-瀛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