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土壤作为提供蔬菜生长的营养库,能储存多少养分,这与种植蔬菜的年代多少有关,凡种植蔬菜历史有数十年以上的老菜地,土壤储存的各种养分量就多,只种了十几年、20年的新菜地,养分储量就少些,原为粮田改种菜一二年的新菜地,各种养分储量就更少了,由此看来栽培利用种植蔬菜的过程,也是逐渐改造与培肥土壤的过程。一般是以通过化学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以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作为衡量土壤养分储量的标准。土壤有机质是反映土壤各种养分总肥力高低的综合指标;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是标志植物营养三要素的各自总储存量多少的指标,也就是氮、磷、钾各有的总库存量,总库存量不能全部拿出来供应蔬菜生长利用,能够供应当时、当季蔬菜吸收利用的只是土壤速效氮、磷、钾那部分的养分量,故也可称为土壤有效氮、磷、钾。不同菜地土壤养分的具体指标现综合为表1。
表1 菜地耕层土壤养分指标
如把上表折算为亩(约666.7平方米)面积内,耕层20厘米中所含的具体养分量用千克(千克相当于原2斤)表示,更便于比较参考,见表2。
表2 菜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
从上表的数字可看出,除新改菜地土壤外,老菜地与新菜地的土壤营养库的养分总储存量是很丰富的,每亩面积内在耕层20厘米厚的土壤内:以钾最多可有4000千克左右,磷次之约有200~550千克,氮稍少一些也约有150~250千克。但是,可供当季利用的速效养分,一般氮约占总储量的5%左右;磷约占总储量的3%左右;钾虽然总储量最多,速效量占总量最少,仅约占1%左右。氮、磷、钾的总储量与速效量的比值,在温度、水分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下,会有所变动,故相同数值的地块,并不一定能获得相同的产量。通常仅依靠土壤所提供的速效养分量,是满足不了种植蔬菜高产所需要的养分量。例如,种植1亩大白菜,产量8000千克,约需要自土壤中吸收氮15~16千克,显然,一般菜地土壤有效氮是不够的,就要靠施肥补充。其他营养元素也是这样,总含量也许很多,但如有效养分含量不高,就要通过施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