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跟虚拟化区别为:组成不同、节点不同、扩展能力不同。
一、组成不同
1、超融合:超融合是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2、虚拟化:虚拟化是由虚拟机和多个节点分布式存储资源池相结合组成一个融合系统。
二、节点不同
1、超融合:超融合的每个节点之上都配备了CVM,它的作用就是取代磁盘阵列的磁盘控制器。
2、虚拟化:虚拟化的每个节点上没有CVM,使用磁盘阵列的磁盘控制器进行计算和存储。
三、扩展能力不同
1、超融合:超融合具有更弹性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2、虚拟化:虚拟化具有更弹性的竖向扩展能力,使用计算存储一体化平台,使得整个系统更清晰简单,极大简化了复杂IT系统的设计。
服务器虚拟化是整个超融合架构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什么是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也被称为超融合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其次,了解下超融合架构的特点:
1.符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理念,一定是通过软件结合标准的 x86 服务器来构建分布式存储,而不使用基于定制硬件的传统集中式存储;
2.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分布式存储软件和虚拟化软件的融合部署,并不是单纯的指软、硬件融合。
可见,服务器虚拟化是整个超融合架构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结合超融合产品的模块构成进一步解释超融合产品和服务器虚拟化产品的关系。
超融合架构图
超融合系统部署架构
上述超融合构成图是标准超融合产品的构成模块,可以看出超融合和服务器虚拟化的关系:
1.蓝色部分是内嵌了基于 KVM 的虚拟机服务器,也就是这个服务器虚拟化模块是超融合软件的一个模块,用户选择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管理都在统一界面,更加方便。并且 SmartX 、 Nutanix 等厂商内嵌的虚拟化平台都是免费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采购成本。
2. 灰色的部分是 VMware vSphere 、 Citrix XenServer 第三方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可以看出,用户也可以使用分布式块存储和第三方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构成超融合架构。如果使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用户可以使用自己之前熟悉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虚拟化策略并非没有厂商都能完整支持,目前主流超融合厂商的虚拟化的支持策略如下:
主流超融合厂商的虚拟化的支持策略
超融合是把多台服务器组合成一台,虚拟化是在一台服务器上虚拟出多台服务器。举个例子:我现在有10个业务,需要10台服务器来工作,但是我只有5台,怎么办?先用超融合把这5台服务器整合成一套服务器,然后用虚拟化技术在这一套服务器上生成10个虚拟服务器来给这10个业务使用。
1、虚拟化分为虚拟化技术和虚拟化架构。 虚拟化技术是支持虚拟化架构和超融合的基础。 虚拟化架构是将计算、内存资源做资源池,超融合是将计算、内存、存储全部包含。 计算、内存池化、分布式存储(软件定义存储),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因为一个是超融合,一个是虚拟化,一个是真的,一个是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