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欧阳修《秋声赋》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李白《秋思》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李白《乌栖曲》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郑板桥《咏梧桐》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骆宾王《送别》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金风抽丰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金风抽丰辞》
金风抽丰萧索天色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家声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物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葱茏,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声万户竹,冷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寒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景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云路鹏程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火食寒橘柚,秋景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在即,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行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金风抽丰 唐。窦巩《秋夕》
重逢不消忙回去,时过境迁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斜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偶然飞独鸟,斜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淡漠,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几多斜阳中。知为那个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尤物》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景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几多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金风抽丰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
杂 咏九首》
孤村夕阳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描写秋的意境的诗词有:
陶渊明《酬刘柴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
李白《赠庐司户》:秋景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
杜甫《月》:天上秋在即,人间月影清唐。
一、《酬刘柴桑》
1、《酬刘柴桑》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与刘柴桑的唱和诗。此诗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全诗简短明快,清新淡雅,具有古风特点。
2、原文:
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3、白话译文:
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
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二、《月》
1、原文: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2、白话译文:
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3、诗的主题: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