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的机翼末端有一个加厚区,它被称为翼梢小翼或翼尖小翼,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机翼折断。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飞机提供升力和方向控制。机翼末端通常是最容易受到气流冲击的部位,因此需要特殊的结构来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加厚区的设计可以增加机翼末端的结构强度,减少颤振和振荡,从而有助于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加厚区还可以帮助改善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优化机翼末端的形状和厚度分布,可以减少气流在机翼末端的分离和旋涡,从而降低飞行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总之,机翼末端的加厚区是用来增强机翼的结构强度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效率。
颤振曾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难题,由于飞机的机翼在高速飞行中会产生颤振现象(一种有害的振动),飞行越快,机翼的颤振越强烈,甚至造成机翼折断,发生机毁人亡的空难悲剧。为了克服在高速飞行时飞机机翼产生的颤振问题,许多科学家和试验人员作过种种试验,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试图解决它,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后来,研究人员在观察蜻蜓飞行时,从蜻蜓的翅膀上获得了灵感:蜻蜓之所以能够灵活自如有效地控制翅膀的颤振,是因为在它的半透明翅膀的前缘有一块加厚的色素斑(称为“翼痣”或“翼眼”),这就是蜻蜓在快速飞行和转弯时不受颤振困扰的症结所在,因为翅痣有着很好的消振功能。这是这种昆虫经过长期的进化结果,蜻蜓在三亿年前就获得的一种消振功能。如果将翅痣去掉,蜻蜓飞行时就变得荡来荡去。实验证明蜻蜓翅痣的角组织使蜻蜓飞行时消除了颤振。于是,人们就依此类推,模仿蜻蜓,在飞机机翼末端的前缘装上了类似的加厚区,以便消除颤振。果然颤振现象竟奇迹般地克服了,由此而产生的空难也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