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2025-03-29 18:40: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鉴别寄主:亚洲栽培稻爪哇亚种最感病,并呈典型RSV症状。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50~55℃。

②稀释终点:10-3(病株汁液)或10-4(带毒虫汁液)。

③体外存活期:4d(4℃下)或5min(50~55℃),而在-20℃下可长达8~12个月。

血清学检测:RSV与水稻矮缩病毒、水稻齿叶矮化病毒、水稻黄矮病毒之间均无血清学关系,但与玉米条纹病毒有血清学反应(Gingery et al.,1983),而与水稻草矮病毒及水稻白叶病毒(RHBV)血清学关系较远。应用ELISA能检出介体昆虫的带毒虫,其结果与生物测定的符合率达97.9%(陈光堉,1984)。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水稻条纹病毒,可通过飞虱持久性传播,除水稻外还可危害水稻、玉米、大麦、小麦、小米等多种农作物,对农业生产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因无人为传播途径,且国内已普遍发生,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鉴于其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应列入国内防治重点。

地理分布:中国(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台湾、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山东、云南、北京、辽宁)、日本、朝鲜、韩国、乌克兰。

检疫国家地区: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