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很多的俗语,这句“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一句很典型的俗语。由于中国比较注重礼节,餐桌上的礼节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这句俗语就是讲究餐桌上的礼节的。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句俗语指的是家里有人来做客,就餐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摆三个菜,筷子也不要摆成五种形状,而且不要六人一起就坐吃东西。这实际上比较侧面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吃饭习惯,在古代,餐桌上的礼仪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一:菜不摆三
三”和“散”谐音,这个含义不好,并且只有三个菜太寒酸,对宾客不礼貌。一般都是好事成双,宴请客人也是一样的。
二:筷不成五
关于“筷不成五”,说的是摆放筷子不能摆成五种形状,一是泪筷,二是粘筷,三是横筷,四是叉筷,五是倒筷。筷子一定要成双,不可见单独筷。筷子有大小长短不同,一双筷子,上方下圆,要有方有圆,天圆地方人在其中,做人做事要方圆并用。并且对筷子的摆放方式也有要求,这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席不成六
过去有条件的家里会在堂屋客厅准备一个四方桌子,起名叫八仙桌,一边坐两个人,八人一桌,现在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这个规矩。两边各做两个,有两边各坐一个,就组成了乌龟席,相当于把主客两方面都骂了。所以桌子上有六个人都会避免出现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防止坐成乌龟。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传统的饭桌礼节,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讲究。但是,有一些传统礼仪现在还是适用的,所以我们在饭桌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注意餐桌礼仪。
这个看各地方的风俗习惯吧,一般都喜欢好事成双。但是在现代人眼里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没有太多人注重这个。更多的还是注意招待客人的热情度吧。
一般都是取双数,看着吉利。都是一些风俗习惯,和封建迷信的说法,其实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热心待客,拿出自己的诚意,我觉得就够了。
菜不摆三说的就是家里边来客人的时候,桌上不能摆三道菜。因为三跟散是谐音的,如果摆三道菜就相当于朋友散了。饭还没吃呢就跟人家散了,寓意也不太好。而且三道菜也显得主人有点小气,招待一次朋友只拿三道菜来招待,实在是不符合中国人的好客之道。
筷不成五,并不是说摆筷子的时候尽量别摆五套,其实指的是摆筷子的时候要长短一致,不要拿参差不齐的筷子出来摆。如果筷子是参差不齐的,就代表三长两短。这个词汇在我们国家是非常不吉利的,代表要范血灾。所以摆筷子的时候一定要看准长短一致才行。
席不成6就是请客吃饭的时候,一个桌子不能坐6个人,因为桌子坐6个人跟王八的造型是很像的。王八是骂人的话,一桌6个人吃饭就相当于把这一桌人都骂了。来者即是客,请人家吃饭还把人家骂了,这实在是不礼貌。对于客人和主人来说都是很不好的,也代表了怠慢客人。尤其在农村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请客吃饭的时候都是8个人或者更多,6个人是不能让他们坐一起的。
这些俗语是祖辈留下来的传统,也代表了我们在待人接客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中国讲究礼仪之道,尤其是宴请亲朋好友的时候,是非常开心快乐一点事,所以为了要让这个气氛更加融合,慢慢形成了这样的一些规矩。
除了上面的这三条之外,还有吃饭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敲碗敲桌子。老人讲用筷子敲碗,就代表家里的日子会越过越穷,因为乞丐才用筷子敲碗呢。记得小时候吃饭的时候,家里老人特意叮嘱,小孩子不能用筷子敲碗和敲桌子,这个说法一直都记得。
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指的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招待客人的礼仪习俗,意思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吃饭,饭桌上不要摆三个菜,不要摆放五双筷子,更不要六个人坐一桌,否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和不敬。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餐桌礼仪的产生呢?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菜不摆三”。在古代,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是不会在餐桌上摆放三个菜的,因为人们在祭祀亡灵时摆的就是三个菜,如果家人来了客人摆三个菜就是把客人当做死人来对待,是对客人的极其不尊重和侮辱。而我们中国本身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是非常注重待客之道的,所以大家约定俗成“菜不摆三”。
那么为什么又“筷不成五”呢?我们都知道五福临门,“筷不成五”就和“五福临门”有很大的关系,所谓五福,即“寿、富、贵、安乐、子孙满堂”。在古代,人人都希望期盼自己能五福临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在餐桌上摆放五双筷子就意味着大家一起把五福吃掉了,就会一辈子过穷苦的生活,所以就有了“筷不成五”的说法。
至于为什么“席不成六”?我们会发现,即使在现代,如果我们去参加各种酒席,一般酒席都是八人桌、十人桌、十二人桌等,不会出现六人桌,这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因为六人桌,大家围坐一起很像一只乌龟的形状,而乌龟一般是大家用来骂人的,所以就有了“筷不成五”的习俗。
古人关于待客之道和餐桌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比如敬酒敬茶、酒席座位摆放等等,都能体现我们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尽管现在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有些习俗大家已经不是很在意,但我们依然应该把我们古人好的习俗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