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进化为双足直立行走?

2025-04-08 01:44: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近日美国科学家对人类双足直立行走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相关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在直立行走时人类的负重极限与步伐和步行方式有很大关系,同时他们还发现人类进化为双足直立行走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此前学术界一直认为的是为了节省体力的需要,人类是因为便于携带重物而进化成双足直立行走。

人为什么会进化为双足直立行走

美国马塞诸塞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后发现,由于人类双足直立后并不能省下多少力气和能量,相反这样要比此前消耗更多的体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双足直立行走与节省体力和能量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众所周知,人类可以直立行走是人类与其它灵长类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

至于人类为什么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两足直立行走的进化过程,很多科学家都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美国马塞诸塞州州立大学生命科学方面的博士乔·沃特森(Jo Watson)表示,“新的研究表明,只有在直立行走的条件下,人类才能最大限度的解放上半身,才能够方便的运送物品,我们认为,便于负重是促成人类进化的原因之一。”

步行和负重对于人类进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马塞诸塞州州立大学的科学研究团队为了搞清楚直立步行和人类负重情况的关系,对七名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成年女性作了氧气消耗量观察实验。

其中这些女性每人都进行了两次的载负实验,她们第一次两手各携带一个重5公斤的婴儿模特;然后第二次时每人只用一只手携带10公斤的婴儿模特。沃森透露,“我们通过实验来对人体携带重物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搞清楚人类在直立行走时携带10千克的重物时,到底消耗了多少能量。而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直立步行和负重促成了人类的进化。”

人类的负重极限是多少?

在实验中,科学家还对比了18-30岁之间的女性和男性的负重实验,甚至还对婴儿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负重实验。但是据科学家介绍,相关的数据表明,人类的负重极限与人类步行时的步伐和方式有关,得出的实验结果只能在均值范围内有参考价值。在25名18-30岁的实验对象的测试中,步伐的均值与负重的均值处在一个正比例的范围之内,马塞诸塞州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负重极限值在9.0-11公斤之间。

科学家表示,对一些女性来说,由于在直立行走时的步行方式和步伐上与男性不同,女性的负重极限可能要超过男性。另外,婴儿的模拟负重实验表明,婴儿的负重和母亲的影响有关。在对女性手提婴儿模特的实验中科学家就发现,这些婴儿模特所承受的压力数值在不断变化,而在计算机模拟中,1-2岁的婴儿的负重数值在0.5-5公斤之间。

而对于未来的计划科学家们透露,他们正在继续对人类双足直立行走过程中的负重情况对人类进化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历史进化过程终将会清晰的呈现在世人眼前,使得人类能对自己的过去有着更为详尽的了解。据介绍,科学家们已经将他们的这一最新发现发表在权威的生命科学期刊《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中。

回答2:

首先纠正你问题中的错误,不是人进化出直立行走,而是古猿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进化成了人类。下面,请听详细的解释:
科学工作者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工作,认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在热带森林中过着树栖生活。后来,地球上某些地区发生造山运动,气候变得干燥寒冷,森林减少。有一部分古猿被迫迁移,寻找新的森林,继续过树栖生活,并逐步进化为现代类人猿。另一部分古猿被迫下到地面生活,它们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将前肢解放出来,用于取食和御敌。直立行走不仅使手、足进一步分工,还促进了躯体的变化,形成人所特有的体态结构。人类祖先的双手越来越灵巧,制造工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要交流信息,从而产生了语言。手、脑和语言的发达又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
所以说,人类的祖先学会直立行走,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成的,或者说环境所迫。它们也可能学不会直立行走,那么结果就是地球上就不会有人类。因此明确一点,先有直立行走,后有人类社会。

回答3:

大约260万年前,一颗距离地球大约有着163光年的超新星发生了爆炸,或许就是人类从此站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