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佩甘、布利斯、黑朗、冯春等。,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此后,他从事文学创作长达半个世纪。
扩展信息:
巴金的作品风格
就题材而言,巴金的小说主要描写家庭生活,自传性很强。他的短篇小说涉及广泛的主题。在巴金笔下,家庭就是社会,家庭是社会有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喜欢描写家庭生活场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尤其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激流》通过描写高府的兴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家族的逐渐衰落,展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年轻人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是以作者早期的家庭生活为背景写成的,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王家的解体,揭示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描写了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如婆媳之间的争吵,夫妻之间的隔阂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真实细致的描写,说明王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与腐败。
这部作品再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点,把家庭描写成社会的缩影,用家庭生活的画面反映时代的变迁。除此之外,巴金还在《一对夫妇》、《猪与鸡》、《团圆》等一些短篇小说中出色地运用了这一主题。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a9c6ab5c55b5c9ea15cebf0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