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与悲剧的看法

2024-11-18 08:36: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为英雄悲剧。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其二为家庭悲剧。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著名的悲剧有许多,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克里斯蒂》、《浮士德》、《哈姆雷特》、《雷雨》、《椅子》等等。 著名的悲剧作家无计其数,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斯特林堡等等。 总之,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喜剧 又称“喜”或“喜剧性”。广义是审美范畴之一,狭义上特指戏剧的一个种类。作为美学范畴,喜剧与悲剧相对应,并与丑、笑和滑稽有密切联系和区别,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喜剧艺术最早出现于古代希腊。从语源学看,“喜剧”一词源于希腊语的“诗篇”和“载歌载舞的欢乐行列”二词。一般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狄奥尼苏斯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后来经“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将其定型化,成为以艺术手段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讽刺和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喜剧”一词的涵义逐渐突破了一种戏剧类型的限制,上升成为泛指一切艺术和生活中令人感到可笑的对象的审美范畴。 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关喜剧的理论。最早把喜剧作为美学范畴加以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中指出:“喜剧的摹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坏’,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例如喜剧面具虽是又丑又怪,但不至引起痛感。”另一古希腊佚名作者的《喜剧论纲》指出:“喜剧是对于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喜剧来自笑”。这种看法把喜剧当作丑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对后来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没有系统的喜剧理论,他试图揭示笑的本质。他认为:“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的大笑里,必然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辩证法出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喜剧理论。他认为,主体性是喜剧的本质特征,也是喜剧性矛盾的源泉。喜剧都具有可笑性,但并非一切可笑性都是喜剧,二者应当加以区别。喜剧的基本特点在于喜剧的主体(人物)追求的不是严肃、重大的目的,而是某种自身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价值的,甚至是虚伪的、自相矛盾的东西。喜剧的主体以一种愉快和自信的心情,凌驾于一切矛盾之上,自以为可以解决一切矛盾,实现一切目的,而实际上由于目的的虚幻和无价值,不得不四处碰壁,必然走向最后的毁灭,然而他并不把这失败或毁灭放在眼里。这同悲剧形成鲜明的对照。悲剧主人公由于坚持善良意志和性格的片面性,追求实体性的目的,他是带着严肃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走向毁灭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喜剧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主要特征是“用贪求有内容和有实际意义的外表来掩饰内在的空虚和微不足道。” 鲁迅认为,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喜剧看作历史发展中新旧两种社会力量斗争的产物,深刻揭示了喜剧的社会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指出,当欧洲历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情况下,依然保留封建割据的“现代德国制度是一个时代错误,……它向全世界表明旧制度毫不中用;它只是想象自己具有自信,并且要求世界也这样想象”,这种“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的“现代的旧制度不过是真正的主角已经死去的那种世界制度的丑角。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方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历史的进程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并且认为,一切伟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历史上都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 喜剧的真正王国是人类社会。喜剧是社会生活现象和人的行为所固有的一种审美价值,同时也是对其所做的一种审美评价。喜剧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在自然界里无所谓喜剧。喜剧根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具有客观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内容。 喜剧与丑有联系又有区别。喜剧的对象是可笑的事物或行动。一切陈旧的、过时的、落后的、反动的事物以真、善、美的伪装掩盖自己假、恶、丑的本质,这无疑是令人可笑的。通过笑,人们可以剥掉其伪装,识破其本质,在精神上否定假、恶、丑,肯定真、善、美。但这只是构成否定型喜剧或讽刺喜剧的一种类型。还有一类“可笑的事物或行动”,并不表现为落后的、反动的、垂死的、丑恶的事物,而是以正面的肯定的事物或行动表现出来。这类“可笑的事物或行动”则构成肯定型的喜剧或歌颂性的喜剧(如《李逵负荆》、《阿凡提的故事》)。西方美学史上不少美学家只强调喜剧与丑的联系,把丑看作喜剧的根源和本质是片面的。 喜剧与滑稽、与可笑性也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喜剧对象的突出特点在于自身的矛盾性,如名不符实、表里不一、反常背理、怪诞离奇、以假充真、自炫为美、小题大作等等,它们都显示出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等的自相矛盾和不协调,因而令人感到滑稽和可笑。但作为美学范畴,喜剧又不等同于滑稽和可笑,一般来说,滑稽和可笑性的范围或容量比喜剧要大,而喜剧在内容上要比滑稽和可笑重要和深刻。喜剧不但令人感到滑稽和可笑,而且能够体现社会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内容,能使审美主体在笑声中肯定真、善、美,肯定合乎必然性的理想,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见不出矛盾冲突的孤立的滑稽动作,庸俗低级的笑,胳痒的笑,显然不能归入喜剧的范畴。喜剧的笑是明朗的、高尚的、肯定理想的笑。喜剧的审美价值不在对现实的单纯否定或肯定,而在显示理想对现实的胜利。 喜剧的具体表现形态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不论日常生活中的喜剧,还是艺术中的喜剧,都有许多变体,如谐谑、揶揄、打诨、嘲笑、怪诞、闹剧、趣剧、幽默、讽刺等等,它们相互间的区别常常是富有弹性的,尚待进一步研究。其中讽刺和幽默是两种最基本的形式。讽刺是否定型喜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讽刺的运用有阶级性,可以用来对付敌人,也可以用来批评人民内部的不良现象。由于讽刺的对象不同,讽刺者的立场和态度不同,讽刺的否定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幽默更多与肯定型喜剧相联系,它不象讽刺那样辛辣,更多一些善意和风趣,但也有轻微的否定性和讽刺意味。幽默更多显示出审美主体洞察事物本质和坚信进步理想的优越性和乐观精神。
参考资料:《戏剧百科全书》

回答2:

喜剧是完美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摧毁给人看

回答3:

其实喜剧与悲剧就像人生的喜与悲,是不可避免的,恐怕作家在写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了这个,人生不可能只有喜剧,有时候看看悲剧也是对人生的另外一种体验吧

回答4:

喜剧令人开心的掉喜悦眼泪悲剧掉的是难过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