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让无数英雄豪杰家喻户晓,让这个动乱不堪的年代更加丰富多彩。在三国中大多数最熟悉的莫过于曹操,刘备,关羽,张飞与诸葛亮等人,他们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但三国鼎立的令一足呢,孙权所领导的东吴却很少被人们传颂。既然三分天下有其一,东吴必定也是人才辈出的。
四大英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是三国的顶尖人才,也是孙氏所倚重。除了这四位,东吴也有很多能征惯战的将领,魏国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那东吴又有哪些可堪重用的名将呢。
既然为名将,自然要谋勇兼备,不但能打仗,也要能成为战争统帅,带领队伍走向胜利,下面小编与大家盘点东版的五子良将。
第一,程普,字德谋。东吴三朝老臣,从孙坚时代就征战沙场。在东吴诸将中,程普年龄最大被众人称为“程公”。程普使一条铁脊蛇矛,作战勇猛,在攻打董卓的时候就杀了董卓手下大将胡轸,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程普有谋略,善于应对。在孙策死后,与周瑜共同辅佐孙权登位,安定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为左右都督,击败曹操大军,因战功卓越被后世评为“东吴十二虎臣”。
第二,黄盖,字公覆。与程普同为三朝老臣。黄盖随孙坚共同讨董卓起事,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期间讨董卓,征江东,战荆州都有参加。黄盖不但是江东虎将,也为孙氏江山立下大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黄盖随大都督周瑜共同抵御曹操百万大军。黄盖自己思得火烧赤壁之计,与周瑜上演苦肉计,骗过曹操耳目。虽然黄盖被毒打甚重,但一心为了吴侯霸业,终于在赤壁大破曹操,使孙权三分天下有其一。
第三,甘宁,字兴霸。甘宁可为江东水战第一人,甘宁有勇力也有谋略。投降孙权后,就进言汉室不可兴,江东应吞并荆州,图谋荆楚之地谋取霸业。孙权很是称赞。在其后的战争中甘宁战江夏斩杀黄祖,与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在南郡大败大将曹仁,在荆州抵抗关羽,为孙权立下大功。尤其在合肥会战中,甘宁攻取皖城的首功,百骑劫曹营,大展江东将才胆略。被孙权称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
第四,徐盛,字文向。徐盛在东吴可谓是一位十分低调的猛将,在早期徐盛以二百人抵抗黄祖手下千人,并取得胜利。在濡须口之战中,徐盛率领诸将前往迎战,不料突然遭遇大风,吴军的蒙冲战船被吹到敌军岸边,诸将心中恐惧,不敢出战,只有徐盛单独率领士兵上岸砍杀敌人,敌军只得退走。风停后,徐盛率军返回,孙权对他大加赞赏。在其后徐盛为东吴大将,率军抵抗曹休于洞口,用疑兵之计击败曹丕南征大军,并率丁封射杀大将张辽,威震敌国。
第五,丁奉,字承渊。东吴十二虎臣的最后一名,也是最小的名将。丁奉早期为周瑜,吕蒙等人手下部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勇冠全军。早期丁奉不是很出名,出名之战就是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奋起砍杀魏军,大破魏军的前部营寨。丁奉不但作战勇猛,而且深有谋略。在东吴后期,权臣孙郴废了少帝孙亮,立孙休为帝,把握朝政。丁奉与张布等设计杀死孙郴,还政于孙休。终于使动荡的政局得到安定,使东吴逐渐走上正轨,丁奉可谓社稷之臣。
以上诸将是东吴的十二虎臣,有勇有谋为江东出生入死,可谓东吴版“五子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