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2024-11-17 23:32: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准确地说:
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 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 而是太冷。

回答2: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再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所以,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 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 而是太冷。

回答3:

自地面向上,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是被称为对流层顶的过渡层。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对流层顶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公里到16公里之间。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气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的特点又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

(1)下层:下层又称扰动层或摩擦层。其范围一般是自地面到2公里高度。随季节和昼夜的不同,下层的范围也有一些变动,一般是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在这层里气流受地面的摩擦作用的影响较大,湍流交换作用特别强盛,通常,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偏转。这层受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气温亦有明显的日变化。由于本层的水汽、尘粒含量较多,因而,低云、雾、 、浮尘等出现频繁。

(2)中层:中层的底界和摩擦层顶,上层高度约为6公里。它受地面影响比摩擦层小得多,气流状况基本上可表征整个对流层空气运动的趋势。大气中的云和降水大都产生在这一层内。

(3)上层:上层的范围是从6公里高度伸展到对流层的顶部。这一层受地面的影响更小,气温常年都在0℃以下,水汽含量较少,各种云都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在中纬度和热带地区,这一层中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米/秒的强风带,即所谓的急流。

此外,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有一个厚度为数百米到1~2公里的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这一层的主要特征是,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的情况有突然变化。其变化的情形有: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很慢,或者几乎为等温。根据这一变化的起始高度确定对流层顶的位置。对流层顶的气温,在低纬地区平均约为-83℃,在高纬地区约为-53℃。对流层顶对垂直气流有很大的阻挡作用,上升的水汽、尘粒多聚集其下,使得那里的能见度往往较坏。

回答4:

因为我们活在大气最底层(对流层),最底下这一层的热量主要靠太阳照到地面然后地面辐射而来,离地面越远自然越冷,过了对流层到了平流层就反过来了,因为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所以平流层越高温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