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六矿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2025-04-15 04:52: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鹤壁六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矿位于鹤壁矿区南部,距鹤壁市区1.5km,北与F40断层为界与五矿相邻,南与八矿相邻,走向9.2km,倾斜长2.4km,井田面积约18km2。有铁路和公路至汤阴并与京广线相接,交通便利。1958年建井,1963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75×104t/a; 1995年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提高到120×104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30×104t/a,实际生产原煤117.7×104t。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一水平标高为-150m,二水平标高为-300m,三水平标高为-450m。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

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总进风量12410m3/min,总回风量12612m3/min。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从1970年9月六矿发生首次突出以来,突出现象频发,已达30余次。

井田含煤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其中山西组二煤组和太原组一煤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二1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部,赋存稳定,结构简单,平均煤厚8m,煤层倾角10°~30°,平均20°,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岩,老顶板为砂岩,煤层底板为泥岩和砂岩。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六矿位于鹤壁南部,总体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SN,倾向东,倾角0~38°,一般为20°左右的单斜构造。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褶曲和断层均发育,主要构造为轴向近EW、向东倾伏的一系列宽缓背斜、向斜与煤矿中部近SN、NE向的小型背向斜相复合和NE、NNE向正断层。褶曲有10条,向斜背斜各5条,其中近EW 走向褶曲有4条,近SN 走向有3条,NE向褶曲2条,NW向褶曲1条,在褶曲相交部位形成构造盆地或鞍状构造。断层按照其延伸方向分为NNE、NE、NEE和NWW四组,NNE向断层12条,落差大,延伸距离长,为主要的控制构造;NE向断层36条,其中落差50~100m的3条,30~50m的12条;NEE和NWW向断层11条,为次要构造。另外,煤矿开采过程中,落差较小,展布较短的小断层较为发育,发育特征主要为:均为正断层,展布方向多与主干断层方向成锐角或近于平行,断层规模较小,落差一般5m 左右,延展长度100m;发育相对集中,主要发育于大断层两侧,在地层产状急剧变化处较为发育,特别是在背斜轴部附近。总体而言底板标高-300m 以浅区域,构造比较发育,工作面分布多为构造复合地带;-300m 以深区域,除了3条较大的褶曲的余脉,6F15-1、6F15-2、6F7、6F5和6F12等控制性断层以外,构造不发育。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六矿是鹤壁矿区煤与瓦斯突出最为严重的矿井。突出现象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六矿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复合部位是应力集中的地区,也是六矿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的区域,如位于21101工作面的两个褶曲构造复合地段,发生了10余起突出现象,是典型的突出高发区。发生在2810下顺槽和中切眼的4次突出位置也处于几个断层构造的复合地区,1977年5月12日、6月22日和7月3日发生的3次煤与瓦斯突出位置正处于一个向斜的轴部,本区处在一个鞍形构造控制之中。

12条NNE向控制性断层直接控制了次级构造,决定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大小。地质构造的复杂分布导致地应力分布不均,由南到北地应力状态变化很大。南大巷、北大巷配风巷和车场绕道三个测点距地表深度相同(约470m),其中南大巷、北大巷配风巷两测点第一主应力几乎水平,且主应力方向相近,但应力值相差较大,南大巷测点σ1=23.6MPa,北大巷配风巷测点σ1=32.5MPa,车场绕道测点σ1=33.5MPa。

四、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鹤壁六矿历年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据,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煤层底板标高表示)的增加而按式4-1变化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煤层底板标高-198m 以浅,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5m3/min;-198~-318m,绝对瓦斯涌出量在5~10m3/min;-318~-438m,绝对瓦斯涌出量10~15m3/min;-438m以深,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5m3/min。

五、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

六矿的始突深度340m(标高-190m),并且2002年11月8日在2808中切眼又一次发生倾出,该处标高也是-190m,考虑到六矿的复杂的地质条件,在标高-190~-290m 内已经发生了17次突出现象,占到突出总数的约60%,并且在标高-200m 左右地区发生了6次突出,沿-190m 底板等高线以下确定为突出危险区。又考虑到实际生产情况,矿井西北部瓦斯较小,28041工作面回采基本结束,尚未发生过动力现象,以及临近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确定矿井西北部突出危险区界线由-190m 底板等高线沿北翼第二岩石下山-28011 上顺槽-2806下顺槽-2808上顺槽贯穿,以下区域为瓦斯突出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