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与“连横”是战国时期两种不同的结盟主张。战国时期,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有着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齐、楚、赵、韩、燕、魏六国便提出了“合纵”抗秦的主张,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的进攻。因为六个国家都在秦国以东,纵贯南北叫做“纵”,所以人们把这种联合称为“合纵”。“连横”则与“合纵”相反,意思是联合秦国,对付其他国家。因为其他六个国家在东方,秦国位于西方,从东到西叫做“横”,所以人们把这种主张称为“连横”。
在实际的政治中,往往“合纵”、“连横”并用,“合纵”胜利后改用“连横”,“连横”受阻又变为“合纵”。各国把“合纵连横”当作一种政治手段,苏秦和张仪两人是当时声势最为显赫的“纵横家”。
苏秦曾经联合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一般人都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
第6集,在三维地图上感受战国历史演变过程,讲述战国大事件。合纵连横,五国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