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U-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是我国研制的小口径无托式半自动轻武器,配备白光瞄准镜。简称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具有远距离侵彻能力和杀伤威力,射击精度高,有效射程远,重量轻,体积小,携行方便,勤务性能好,后坐力度小,机构的动作可靠等特性。
用途:该枪主要装备步兵班,是狙击手个人操作的半自动武器。其主要战术任务是:以隐蔽、突然、准确的射击方式,杀伤800米内的敌方单个重要有生目标,破坏敌方的重要仪器、器材和火器等。可配备各军、兵种使用。
战斗性能:有效射程800米;使用1988年式5.8毫米机枪弹、机枪曳光弹,必要时也可使用1987年式5.8毫米普通弹及1988年式步枪曳光弹;10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10发/分。
主要诸元:
1、狙击步枪口径:5.8毫米表尺射程:800米表尺分划:1~8全枪长:920毫米;全枪重:(带空弹匣、两脚架)4.2公斤
弹匣重:(无弹)0.2公斤
有10发弹)0.331公斤
初速:910米/秒
2、瞄准镜
放大率:3×~9×(连续可调)
距离分划范围:100~800米(内装定)
方向分划范围:左、右各5密位(内装定)
瞄准镜重量:≤0.65公斤
中国国产的狙击步枪有以下三种(不含大口径即反器械狙击步枪):
85式7.62mm狙击步枪,仿苏制德拉戈诺夫7.63mm狙击步枪而制,枪长1220mm
重4.4kg 有效射程1300米,配10发弹匣.
88式5.8mm狙击步枪,为我国自行研制.
新型7.62mm狙击步枪(未定型),枪长1070mm 重6.1kg 有效射程800米.
上述三种国产狙击步枪中,新型7.62mm狙击步枪由于是手动开闭锁,且全枪较重,射
击过程更加平滑,其射击精度也略优于其它两种狙击步枪.
狙击枪的精度与枪管的长短,枪重有关.现在精度又能达到多高?以国产新型
7.62mm狙击步枪为例,射击53式7.62mm普通机枪弹在100米上的R50值可达到2.2厘米!
我国轻机枪的发展历程
主要经过了缴获、仿制、研制等几个阶段。战争年代,我军使用的轻机枪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型号杂乱,且装备陈旧。
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兵器工业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引进前苏联的样枪、产品图纸与技术资料,进行绘制与仿制。1953年生产的53式7.62毫米轻机枪,是我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批制式机枪。它标志着我国国产轻机枪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56年仿制的56式7.62毫米轻机枪,是我国机枪装备史上装备时间最长、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同时也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仿苏产品中较有影响的一种武器。与53式轻机枪相比,56式轻机枪的重量减轻了17%,战斗射速提高了88%,战斗性能大大改善。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我国轻机枪的发展走上了自行设计、研制之路。1974年设计定型的74式7.62毫米轻机枪,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班用机枪。该枪在结构在结构上有所创新,性能上也优于56式机枪。虽然没有生产定型,但74式轻机枪的研制,为班用机枪国产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班用轻机枪基本走上枪族化道路,且注重火力持续性和轻便灵活的突击性。我国经过多年的论证研究,于1981年成功地研制出新一代81式7.62毫米班用轻机枪。它与81式步枪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代班用枪族。1985年完成生产定型后,81式轻机枪开始大量装备部队,以取代56式冲锋枪和轻机枪。81式枪族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枪械在论证、设计、研制、生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步兵轻武器小口径化的热潮,我国曾于1987年设计定型了87式5.8毫米轻型机枪,但该枪没有列装部队。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总结设计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关方面的科技进步成果,成功地研制出95式5.8毫米班用轻机枪,并与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组成我国新一代小口径班用枪族。95式机枪拥有优良的设计、新颖的外形和先进的性能,成为我国产机枪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里程碑。
是世界上第一支小口径狙击步枪
但由于使用子弹不是专用的狙击枪子弹所以精度略受影响
不过枪的重量轻
机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