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2)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现实中,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3)决策的依据。决策的依据是信息。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同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管理学 决策 1 决策的含义 ? 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 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 决策主体:组织或个人。 ? 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活动选择或对活动的调整。 ? 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活动方向、内容、方式。 ? 决策涉及的时限:未来一定时期内。 2 决策的特点 ? 目标性: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可行性:考察行动的必要性,注意实施条件限制; ? 满意性:“满意原则”。管理决策中只能进行有限 理性决策; ? 过程性:决策是一个过程。一系列决策的每一个决 策本身都是一个过程,而非“拍板”的一瞬间; ? 动态性:不断循环。 3 传统决策 个人决策 经验决策 主观定性决策 4 现代科学决策 多方案论证 定量与定性结合 专家的参与 5 为什么是“满意原则”而非“最 为什么是“满意原则”而非“ 优原则” 优原则”? 取得最优决策的条件: ? 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 ? 决策者能够正确地辨识全部信息的有用性,并据此 制定出没有疏漏的行动方案; ? 决策者能够准确地计算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6 为什么是“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 为什么是“满意原则”而非“ 则”? 上述条件难以具备: ? 组织很难收集到反映外界全部情况的所有信息; ? 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 ? 人们对未来的认识能力和影响能力是有限的; ? 即使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找到最优方案,但实 施的代价往往很大,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相比可 能并不合算。 7 决策的基本过程 ? 确定目标。包括研究现状,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 收集有关的资料; ? 拟订备选方案。以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为依据拟订 方案并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估; ? 方案选优。选择“满意”的方案。 ? 方案实施。包括试验验证、方案实施、反馈、追踪 决策等环节。 ? 跟踪与调整 ? 评价总结 决策过程是“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 的过程。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