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是在那里死的

2025-04-07 14:17: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日本明治期最亲韩的人物。 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本姓林氏。林氏是太祖出于日本第7代君主孝灵天皇之苗裔,越智宿祢姓河野氏之支流。1841年10月16日(天保12年9月2日)出生于日本国周防州熊毛郡束荷村字野尻(今日本国山口县光市束荷字野尻),为山村的贫农林十藏的嫡子。母亲是秋山长左卫门的长女,名琴子。他的父亲林十藏被长州藩中间(是武士与农民中间的身分)水井武兵卫收为养子而改名为水井十蔵。水井武兵卫被长州藩足軽(是下级武士的身分)伊藤弥右卫门收为养子而改名为伊藤直右卫门。因而水井十藏是再改名为伊藤十藏。并被选为继承人,其嫡子林利助遂继姓伊藤,并继承于足軽(下级武士)的家。 早年曾入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学习,并与井上馨等人一起秘密经中国前往英国,进入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学习。(参见“长州五杰”) 在英期间,了解到英国战舰炮轰萨摩藩,于是回到日本,回国后发现长州藩也被炮轰了,即加入长州藩军队,反对幕府统治,主张“开国进取”。 明治维新成功后,在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细田道一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历任外国事务局交涉员、判事,兵库县知事,会计官权判事,大藏少辅兼民部少辅,工部大辅等职。 1885年12月根据他的建议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并开始起草宪法的任务。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 1894年,伊藤博文参与策划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海战,战后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时前往北京访问,面见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提供改革方针。政变后,参与救援被捕的黄遵宪,并协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 1900年,加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他残酷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创立政友会,自任总裁,开日本两党政治的先河。 1905年,日本在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1907年迫使朝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朝鲜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但是伊藤博文本人反对立刻合并韩国,在1909年7月决定合并韩国的内阁会议上他便公开表达反对立刻合并,表示“目前还没完成讨伐匪贼”“合并韩国是长期问题”,这与许多参与日本对朝鲜政策参与者的想法并不同。 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争端,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谈判,当他乘坐的火车在10月26日9时抵达哈尔滨车站时,被朝鲜民族主义者安重根刺杀身亡。反对立刻合并韩国的伊藤博文遇刺身亡,导致主张立刻日韩合并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导者。 死后,在日比谷公园举行国葬。

回答2:

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枢密院议长。同年十月,为解决日俄争端,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大臣谈判,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