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在公章使用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2025-04-15 04:31:5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如何防范在公章使用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企业公章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权利、内部管理活动和对外开展活动的象征,使用公章往往代表着行使权利、承诺、信用或证明。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公章管理制度,加强公章管理,防范公章风险。

(一)什么是公章?

法人在领取营业执照后,通常会刻制公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印章。公章是代表企业法人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其效力范围也最为广泛。是否加盖有公章是判断公司民商事行为是否成立、生效的重要标准。在代表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时,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对于合同、协议而言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财务专用章和发票专用章有各自的使用范围,财务专用章是办理单位会计核算和银行结算业务的印章,发票专用章是用发票单位和个人按税务机关规定刻制的印章,发票只能加盖发票专用章而不得使用财务专用章。

(二)公章的效力认定的特殊情形

1、仅有法定代表人签字没有加盖公章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32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必须签字与盖章,有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具备公司授权的当事人签字时,合同即成立。

2、公章外借所签合同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获得公司授权的人将公司的公章外借,应视为公司授权他人使用公司公章,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使用该公章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对该公司具有约束力。

3.违反公司章程使用公章签订合同

公司章程是公司股东指定的内部协议,只对公司内部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违反公司章程使用公章签订的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即具有效力。违反公司章程使用公章的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4.加盖分公司公章的合同

依法设立的分公司具有营业执照,盖有分公司公章的合同符合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即具有效力。但是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5.公司更改名称后盖有原公章的合同

公司更改名称不影响公司之前签订的合同的效力,符合合同生效法律规定的盖有原公章的合同依然有效。

(三)公章使用不当的法律风险

1、表见代理风险

根据《合同法》第49条的规定,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主要包括无权代理人开具盖有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一旦善意的相对人因信赖无权代理人出具的带有公章的以上法律文件而与之签订合同,该合同对于公司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关系章”、“人情章”的法律风险

公司的公章能够代表公司的意思表示,盖有公章的法律文件对于公司而言通常具有法律约束力。许多涉及公章的法律纠纷皆因公章的管理人员违反公章管理规定,忽视公章的重要性而产生。管理公章的人员碍于人情、上级领导施加的压力盖各种“关系章”、“人情章”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公章保管、交接不善的法律风险

公章随意摆放、保管使用缺乏严格的管理、公章变更后原公章随意丢弃都是风险隐患。使用公章过程中的疏漏,比如未在重要的合同等法律文件上加盖骑缝章,也给篡改合同提供可乘之机。

(四)公章使用的法律风险防范

1、完善公章管理、使用制度

在公司章程中,应当规定需要加盖公章的文件必须经主管领导审阅签字后方可盖章,并且对加盖公章的文件保留复印件存档。禁止在空白合同、文件、介绍信上使用公章。章程中应明确公章保管人,公章使用、移交程序。

2、严格遵守公章管理规定,合规操作

对公章的保管、使用、移交、销毁必须严格依照公司章程中有关公章的管理规定。在使用公章之时公章的保管人必须在场监督,做到“人在章在”。对于合同等重要法律文件在公司法务部门审核后加盖骑缝章防止出现合同被调换、篡改的情况。公司公章变更后,要将原公章销毁。

3、选择合适人选保管公章

在选择公章保管人员时,务必选择责任心、纪律性强的人员负责公章的保管,做到公章不离身,盖章前确保逐页阅览文件。决不能不看内容就在文件上盖章。公章被盗、丢失时,保管公章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有关领导,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回答2:

不要乱盖。之前我们公司刻章和备案都是在支付宝或微信上操作
1:支付宝首页搜索:【跑政通】/微信底部-发现-小程序-搜索:【跑政通】
2:进入跑政通,选择:公司刻章
3:备注企业信息,⌄等待客服联系办理
价格透明、速度很快,能当天送达,刻章的不二选择

回答3:

每年因为印章管理问题衍生出来的事件五花八门,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基本情况不外乎这几种:

私盖印章、私刻萝卜章、印章丢了、印章被抢、隐瞒印章数据、印章状态不透明、印章控制人权力过大、滥用印章、各类印章的管理员是同一个人、没有按照印章制度用章、制章、销毁印章…

这些常见印章问题为什么总是防不住?根本原因还是“印章制度没落实、管理员权限缺乏监督、操作缺乏审批把控、人为干预因素多、过程没有记录”。

契约锁印章管控平台可以为您提供管章、用章一体化服务,帮您全生命周期管理印章,智能监控印章状态、构建流程化印章操作体系、自动生成印章操作记录、确保印章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离,落实用章管理制度,帮您防范私盖印章、私刻萝卜章、印章控制人权力过大、滥用印章等印章问题。

1、印章管理员权力过大、缺乏监督,乱用印章

过去,大部分公司采用专人管理印章,有时印章管理员可能还同时担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要职,一个人管理几十甚至上百枚印章。但是由于线下很难进行监督,印章管理员权力过大,可能会出现私盖印章的风险。

现在,契约锁数字化印章管控平台执行严格的权限管控体系,实现印章管理权、使用权、系统运维权三权分立,同时设有独立的审计角色,可以随时监督管理员权限,确保拥有各类权限的人员各司其职,印章管理员无法使用印章,防止因权力集中、权力大缺乏监督而产生的用印风险。

2、印章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私盖、盗用印章

过去,很多公司印章管理和使用没有一套标准的执行规范,导致内部印章管理和使用混乱,时常可能出现高级管理人员私自盖章、伪造业务材料;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盗用印章等风险。

但是在不少实际法院判例中,考虑到公司内部缺乏印章管理制度,常常无法证明私盖、盗用印章等行为,公司只能承担损失。

现在,契约锁可以帮您打造一套印章管理和使用流程体系,结合灵活的授权体系,实现用印根据印章制度要求经相关人员审批执行,自动生成用印记录,确保全程合规、可追溯,确保无授权不可使用印章,规范公司用印环节,杜绝私盖、盗用印章等行为。

3、私自伪造印章制作虚假业务文件

实体印章造假成本低,萝卜章以假乱真很难肉眼识别,可能会出现业务员凭借萝卜章伪造业务单据、销售人员私刻公司公章与客户签假合同或者利用假印章伪造标书、虚假投标等情况。

现在,通过电子印章应用将每枚印章与用户真实身份绑定,确保印章唯一不可篡改,在线即可查真假,从源头杜绝萝卜章。此外,结合流程化的用印审批环境,确保各岗位、各业务用印必经审批、留痕迹,防止伪造盖章文件。4印章领用不规范、外带缺乏监督

4、印章领用不规范、外带缺乏监督

过去印章只要找“管理员”协商就能用,甚至可能因为没锁好被拿去乱用,有时还可能出现印章保管员碍于情面,违规出借印章的情况。一旦印章离开监管视线就会处于失控状态,盖了什么文件、由谁保管很难追踪,违规使用风险大。

现在,无论是电子章还是实体章都要经过流程审批才能统一调用,实体印章被锁在智能印控仪里通过授权码解锁才能使用,全程监控;打开手机就能了解印章动态,谁用了、盖了什么材料、盖了几次一查便知。借用、外带、监督一体化。

5、印章信息上报不及时,隐瞒印章状态

实体印章交由人工管理,印章状态全靠管理员报告,信息不仅存在时差还可能出现瞒报风险。有时印章丢了但是管理员并没有及时上报主管领导,而是私自刻了一枚新章,不仅日后盖章效力没保障,丢了的旧章也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时登报作废被人滥用。

现在,所有印章全部放在一套系统中通过手机就能监督管理,管理层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印章状态,新制、停用、变更、销毁印章等任何操作都能自动生成记录、实时短信通知管理层,确保印章数据透明,防范风险。

6、废弃章销毁不合规,没及时收回被乱用

废弃章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被乱用,比如利用废弃章在业务凭证上盖章,打着公司的旗号对外出售产品、签订合同,损害公司声誉和消费者利益。

现在,印章作废必须经过流程审批授权,防止私自作废印章;同时自动标记印章状态,确保印章被作废就无法使用,防止乱用废弃章的风险。

7、公章、合同章保管不当被抢、丢了

印章是公司权力的象征,章没了就办不了事。近年在众多公司的权力争夺战中,频繁出现抢印章事件,把印章锁在保险柜、带在身边已经无法保障印章安全了。

契约锁可以帮您把印章装进手机里,确保没有授权不能接触印章,实时监控印章状态确保印章在视线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