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的简介?知道的告诉我啊,+Q569332457

谁知道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的简介?知道的告诉我啊,+Q569332457
2025-03-29 19:03: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昆明湖

昆明湖在颐和园内,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3300余亩。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 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后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元代定都北京后,为兴漕运,经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西湖景"之誉。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清乾隆建清漪园时,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演操。

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

昆明湖以西堤及一条短堤为界,划分为三个水域,并据道教"一水三山"之说,分别筑有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三座鸟屿,以象征神话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昆明湖的里湖形状似一只寿桃,里外湖的总面积为220公顷,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达3米多,这是京城历史上第一座天然加人工而成的大型水库。过去的水源主要来自西侧的玉泉山下的龙泉与玉泉,元代时大水利专家郭守敬又将昌平的白浮泉等引入,现在又与京密引水渠相通,水源更加充沛。其湖水浩淼,山岛耸峙;堤桥多姿,建筑宏丽;风光绝佳,是京城难得的一处山不水胜境。每逢夏秋之际,湖中是荡舟和乘船赏景有极好场所;而到冬季则是十分理想的天然溜冰场及冰上运动游乐场。

回答2:

昆明湖在颐和园内,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3300余亩。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 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后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元代定都北京后,为兴漕运,经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西湖景"之誉。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清乾隆建清漪园时,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演操。

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

昆明湖以西堤及一条短堤为界,划分为三个水域,并据道教"一水三山"之说,分别筑有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三座鸟屿,以象征神话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昆明湖的里湖形状似一只寿桃,里外湖的总面积为220公顷,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达3米多,这是京城历史上第一座天然加人工而成的大型水库。

回答3:

昆明湖
昆 明 湖 的 前 身 叫 瓮 山 泊 。瓮 山 泊 因 地 处 北 京 西 郊 ,又 被 人 们 称 为 西 湖 。因 为 这 一 带 风 景 优 美 ,山 水 俱 佳 , 明 朝 一 些 诗 人 常 把 西 湖 周 围 地 区 的 自 然 风 光 描 绘 成 " 宛 如 江 南 风 景 "," 一 郡 之 盛 观 ". 乾 隆 在 昆 明 湖 泛 舟 的 诗 中 写 到 " 何 处 燕 山 最 畅 情 ,无 双 风 月 属 昆 明 。"

颐 和 园 的 昆 明 湖 , 是 北 京 近 郊 最 吸 引 人 的 水 域 . 昆 明 湖 根 据 水 域 的 分 割 状 况 , 可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 即 大 湖 、西 湖 和 后 湖 . 其 中 西 湖 又 可 分 为 南 北 两个 区 域 ,后 湖 也 可 分 为 后 湖 和 谐 趣 园 湖 两 部 分,但 主 要水 面 集 中 在 大 湖 。昆 明 湖 总 面 积 有 3000 亩 之 阔 ,比 北 京 市 内 的 五 个 北 海 还 要 大 。水 域 广 阔 ,景 色 秀 丽 ,每 年 夏 秋 季 节 ,大 量 游 人 纷 纷 而 至 。人 们 在 昆 明 湖 泛 舟 消 暑 ,微 风 拂 面,微 波 涟 漪 。西 望玉 峰 宝 塔, 立 于 青 山 之 上 ,北 看 佛 香 高 阁 ,处 于 翠 柏 之 间 。远 山 近 水 , 诗 情 画 意 ,使 人 暑 意 顿 消 。当 人 们 在 风 和 日 丽 的 夏 秋 之 际,立 于 岸 边,放 眼 观 看, 湖 面 上 汽 艇 、画 舫 ,载 着 中 外 宾 客 环 湖 游 览 ,条 条小 船 ,乘 着 游 客 划 桨 而 航 ,笑 声 水 声 ,相互交织,桥、岛、殿、阁 ,倒 映 水 中 ,湖 面 上 生 气 勃 勃 ,呈 现 出 一 幅 壮 丽 的 画 面 。

回答4:

昆 明 湖 的 前 身 叫 瓮 山 泊 。瓮 山 泊 因 地 处 北 京 西 郊 ,又 被 人 们 称 为 西 湖 。因 为 这 一 带 风 景 优 美 ,山 水 俱 佳 , 明 朝 一 些 诗 人 常 把 西 湖 周 围 地 区 的 自 然 风 光 描 绘 成 " 宛 如 江 南 风 景 "," 一 郡 之 盛 观 ". 乾 隆 在 昆 明 湖 泛 舟 的 诗 中 写 到 " 何 处 燕 山 最 畅 情 ,无 双 风 月 属 昆 明 。"

颐 和 园 的 昆 明 湖 , 是 北 京 近 郊 最 吸 引 人 的 水 域 . 昆 明 湖 根 据 水 域 的 分 割 状 况 , 可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 即 大 湖 、西 湖 和 后 湖 . 其 中 西 湖 又 可 分 为 南 北 两个 区 域 ,后 湖 也 可 分 为 后 湖 和 谐 趣 园 湖 两 部 分,但 主 要水 面 集 中 在 大 湖 。昆 明 湖 总 面 积 有 3000 亩 之 阔 ,比 北 京 市 内 的 五 个 北 海 还 要 大 。水 域 广 阔 ,景 色 秀 丽 ,每 年 夏 秋 季 节 ,大 量 游 人 纷 纷 而 至 。人 们 在 昆 明 湖 泛 舟 消 暑 ,微 风 拂 面,微 波 涟 漪 。西 望玉 峰 宝 塔, 立 于 青 山 之 上 ,北 看 佛 香 高 阁 ,处 于 翠 柏 之 间 。远 山 近 水 , 诗 情 画 意 ,使 人 暑 意 顿 消 。当 人 们 在 风 和 日 丽 的 夏 秋 之 际,立 于 岸 边,放 眼 观 看, 湖 面 上 汽 艇 、画 舫 ,载 着 中 外 宾 客 环 湖 游 览 ,条 条小 船 ,乘 着 游 客 划 桨 而 航 ,笑 声 水 声 ,相互交织,桥、岛、殿、阁 ,倒 映 水 中 ,湖 面 上 生 气 勃 勃 ,呈 现 出 一 幅 壮 丽 的 画 面 。
tu:http://baike.baidu.com/pic/19/11483615732334793.jpg

回答5: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后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元代定都北京后,为兴漕运,经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西湖景"之誉。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清乾隆建清漪园时,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演操。

基本同上。

那时的云南的滇池和洱海都叫昆明池